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思想政治课对话教学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研究背景第9-10页
第一章 对话教学概念的诠释及其基础第10-22页
 一、对话教学概念的诠释第10-13页
  (一) 对话的意蕴第10-11页
  (二) 对话教学的内涵第11-13页
 二、对话教学的基础第13-22页
  (一) 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第13-18页
  (二) 对话教学的现实基础第18-22页
第二章 新课标下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第22-38页
 一、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现状剖析第22-23页
 二、对话教学的特点分析第23-24页
  (一) 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第23-24页
  (二) 注重过程与结论的统一第24页
  (三) 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第24页
 三、对话教学的设计原则第24-26页
  (一) 认知与情感互动的原则第25页
  (二) 知识与能力统一原则第25页
  (三)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原则第25-26页
  (四) 课上课下结合的原则第26页
  (五) 分层指导共同发展的原则第26页
 四、创设有效的对话情境第26-33页
  (一) 创设开放自由的学习情境第27-30页
  (二) 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第30-31页
  (三) 创设宽松广泛的交往情境第31-33页
 五、对话教学设计和对话内容的选择第33-35页
  (一) 话题的设计第33-34页
  (二) 对话内容的选择第34-35页
 六、对话者的关系及角色的扮演第35-38页
  (一) 对话者的关系第35-36页
  (二) 对话者的角色扮演第36-38页
第三章 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我的思考第38-42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38-39页
  (一) 对对话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把握好话题第38-39页
  (二) 对话教学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没有铺垫好对话的基础第39页
  (三) 对话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没有创设好对话情景第39页
  (四) 低成绩学生存在着被动参与现象第39页
 二、我对“对话教学”的长远思考第39-42页
  (一)关于政治对话教学“问题创设”的思考第39-40页
  (二)关于政治对话教学的“激励性评价”思考第40-41页
  (三)关于政治对话教学的“多元对话”的思考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资料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金属CrO2薄膜的生长及磁性研究
下一篇:P型掺杂金刚石薄膜超导电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