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文献评述 | 第9-12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对研究文献的评述 | 第12页 |
·相关概念及理论界定 | 第12-14页 |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社会医疗保险统帐结合 | 第13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支付方式 | 第13页 |
·相关经济学理论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我国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施现状 | 第16-20页 |
·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 | 第16-17页 |
·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实施状况 | 第17-20页 |
·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制度设立的初衷 | 第17-18页 |
·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实施现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功能缺失及原因分析 | 第20-26页 |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功能的缺失 | 第20-23页 |
·个人账户的约束功能削弱 | 第20页 |
·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不强 | 第20-21页 |
·个人账户资金沉淀,缺乏共济性,保值增值难 | 第21-22页 |
·个人账户缺乏公平性 | 第22页 |
·个人账户管理成本过高 | 第22-23页 |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功能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3-26页 |
·个人账户约束功能削弱的原因分析 | 第23页 |
·个人账户积累功能不强的原因分析 | 第23-24页 |
·个人账户资金沉淀、缺乏共济性、保值增值难的原因分析 | 第24页 |
·个人账户缺乏公平性的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个人账户管理成本过高的原因分析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模式分析 | 第26-42页 |
·国内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 第26-28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支付方式 | 第26-27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支付方式运行分析 | 第27-28页 |
·国外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 第28-30页 |
·国内外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比较分析 | 第30-33页 |
·新型农村作医疗门诊统筹支付方式分析 | 第30-31页 |
·中新两国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模式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支付方式对城镇职工个人账户的借鉴 | 第33-38页 |
·构建门诊统筹管理,促进个人账户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4页 |
·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门诊统筹模式的建立 | 第34-37页 |
·社区门诊统筹模式的尝试 | 第37-38页 |
·构建社区门诊统筹模式需关注的问题 | 第38页 |
·新加坡医疗保险模式对个人账户的借鉴 | 第38-42页 |
·政府职能的发挥 | 第38-40页 |
·双向互转,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完善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功能的对策建议 | 第42-45页 |
·调整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和方式 | 第42-44页 |
·推广健康保险 | 第42-43页 |
·购买补充医疗保险 | 第43页 |
·为职工家属购买医疗保险 | 第43-44页 |
·个人账户资金再投资 | 第44页 |
·控制供方道德风险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