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 | 第11页 |
·国内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 | 第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国际治理模式分析 | 第16-28页 |
·英美治理模式 | 第16-20页 |
·瑞银集团的基本概况 | 第16-17页 |
·瑞银集团的公司治理特征 | 第17-19页 |
·英美治理模式的经验总结 | 第19-20页 |
·德日治理模式 | 第20-24页 |
·德国银行公司治理特征 | 第21-22页 |
·日本银行公司治理特征 | 第22-23页 |
·德日治理模式的经验总结 | 第23-24页 |
·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8页 |
·两种模式差异性分析 | 第25-26页 |
·两种模式的共性 | 第26页 |
·对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的启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商业银行治理架构的构建 | 第28-45页 |
·商业银行的治理理论 | 第28-31页 |
·股东至上主义 | 第29-30页 |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 第30-31页 |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现实困境 | 第31-38页 |
·产权结构单一,导致产权主体和公司治理主体缺位 | 第32-33页 |
·治理结构不健全 | 第33页 |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33-38页 |
·融资方式和资本金来源单一 | 第38页 |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与银行治理 | 第38-41页 |
·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 | 第39页 |
·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 | 第39-40页 |
·政府对商业银行的严格监管 | 第40-41页 |
·商业银行治理的一般架构 | 第41-45页 |
·商业银行治理应采用相关利益者共同治理原则 | 第41-42页 |
·在政府的监管下确保商业银行的安全性 | 第42-43页 |
·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相结合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金融开放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所有权结构优化 | 第45-61页 |
·银行股权集中度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 | 第45-50页 |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集中的理论分析 | 第45-47页 |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中国有股持有的问题 | 第47-50页 |
·国有商业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中战略投资者的引进 | 第50-58页 |
·积极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 | 第52-54页 |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应注意的问题 | 第54-58页 |
·建立合理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第58-61页 |
·调动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 | 第58页 |
·健全和完善董事会结构 | 第58-59页 |
·强化监事会的作用,提高监事会的地位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国有商业银行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优化 | 第61-76页 |
·国有商业银行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 第62-64页 |
·人力资本的特征 | 第62-63页 |
·国有商业银行中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 | 第63-64页 |
·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优化 | 第64-72页 |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的原则 | 第64-65页 |
·构建良好激励机制的激励环境 | 第65-67页 |
·对不同层次的员工确定不同的激励方案 | 第67-72页 |
·国有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机制的优化 | 第72-76页 |
·完善法律环境 | 第72-73页 |
·强化政府监管,提高银行的信息透明度 | 第73页 |
·提高金融产品市场的竞争性 | 第73-74页 |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 第74页 |
·积极培育经理人市场 | 第74-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