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1 绪论 | 第10-30页 |
| ·国内汽油现状 | 第11-12页 |
| ·汽油改质技术及开发新技术所应具备特点 | 第12-15页 |
| ·改进催化裂化(FCC)技术 | 第12-13页 |
| ·FCC汽油改质处理 | 第13-14页 |
| ·降烯烃催化新工艺应具备的技术特征 | 第14-15页 |
| ·所拟采取的降烯烃对策 | 第15-16页 |
| ·芳构化反应研究 | 第16-21页 |
| ·芳构化反应机理 | 第16-19页 |
| ·国内外关于轻烃芳构化的研究 | 第19-20页 |
| ·纳米ZSM-5沸石的特点及其应用于芳构化工艺的优势 | 第20-21页 |
|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 第21-27页 |
| ·SCAN Fining技术 | 第22-23页 |
|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脱硫工艺 | 第23-24页 |
| ·OCTGAINTM技术 | 第24-25页 |
| ·Prime-G技术 | 第25页 |
| ·ISAL技术 | 第25页 |
| ·催化蒸馏脱硫技术 | 第25-27页 |
| ·汽油中实际胶质测定 | 第27-29页 |
| ·本论文选题及实验特点 | 第29-30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30-37页 |
| ·催化剂 | 第30-31页 |
| ·实验装置 | 第31-32页 |
| ·压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反应原料 | 第32页 |
| ·催化剂 | 第32页 |
| ·反应装置 | 第32页 |
| ·评价指标 | 第32页 |
| ·产物分析 | 第32-33页 |
| ·催化剂的积炭再生研究 | 第33页 |
| ·反应原料 | 第33页 |
| ·催化剂 | 第33页 |
| ·反应装置 | 第33页 |
| ·产物分析 | 第33页 |
| ·裂解碳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 | 第33-35页 |
| ·反应原料 | 第33-34页 |
| ·催化剂 | 第34页 |
| ·反应装置及检测装置 | 第34-35页 |
| ·评价指标 | 第35页 |
| ·实际胶质的测定 | 第35-37页 |
| ·实验装置及试剂 | 第35-36页 |
| ·试验步骤 | 第36-37页 |
| 3 影响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因素的探讨 | 第37-45页 |
| ·压力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7-40页 |
| ·裂解碳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0-44页 |
| ·催化剂的芳构化及降烯烃性能比较 | 第40-42页 |
| ·催化剂脱硫性能比较 | 第42-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4 FDO催化剂再生性能的研究 | 第45-52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再生催化剂及改性再生催化剂制备 | 第45页 |
| ·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性能考察结果 | 第45-51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5-46页 |
| ·催化性能的考察 | 第46-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5 汽油中胶质的研究 | 第52-60页 |
| ·实验方法对比及优选 | 第52-55页 |
| ·原料的制备 | 第55-56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56页 |
| ·原料中硫、裂解碳五加入量对实际胶质的影响 | 第56-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