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拥塞和拥塞控制 | 第9-10页 |
| ·Internet 中拥塞发生的原因 | 第10页 |
| ·拥塞控制算法设计的困难 | 第10-11页 |
| ·拥塞控制算法的设计目标 | 第11-12页 |
| ·最优性 | 第11-12页 |
| ·公平性 | 第12页 |
| ·稳定性和鲁棒性 | 第12页 |
| ·本文的设计意图及主要内容 | 第12-15页 |
| ·本文的设计意图 | 第12-13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INTERNET 拥塞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15-22页 |
| ·拥塞控制算法的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 ·拥塞控制算法的分类 | 第15-16页 |
| ·拥塞控制的终端算法 | 第16-19页 |
| ·管道模型 | 第16-17页 |
| ·TCP 拥塞控制算法的发展 | 第17-18页 |
| ·拥塞控制终端算法的研究热点 | 第18-19页 |
| ·链路(路由器)拥塞控制算法 | 第19-21页 |
| ·队列管理策略(queue management) | 第20页 |
| ·公平排队算法(fair queuing,FQ) | 第20-21页 |
| ·显式拥塞指示(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ECN) | 第21页 |
| ·数据包丢弃优先级(drop priority)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TCP拥塞控制算法 | 第22-34页 |
| ·TCP概述 | 第22页 |
| ·TCP拥塞控制的实现 | 第22-25页 |
| ·慢启动和拥塞避免阶段 | 第23-24页 |
| ·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阶段 | 第24-25页 |
| ·往返时间 RTT 与超时时钟定时器 RTO 的计算 | 第25-26页 |
| ·TCP的吞吐率模型 | 第26-33页 |
| ·简单模型 | 第27-28页 |
| ·复杂模型 | 第28-32页 |
| ·两种 TCP 吞吐率模型的简单比较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实时多媒体业务流拥塞控制机制 | 第34-46页 |
| ·实时业务拥塞控制概述 | 第34-35页 |
| ·相关工作 | 第35-37页 |
| ·基于模型的 TCP-friendly 协议-TFRC | 第37-42页 |
| ·原理 | 第37-38页 |
| ·TCP 吞吐率公式 | 第38页 |
| ·数据包的包头结构 | 第38-39页 |
| ·参数测量 | 第39-42页 |
| ·发送速率调整 | 第42页 |
| ·TFRC 算法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42-45页 |
| ·仿真拓扑结构及参数设置 | 第43-44页 |
| ·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无线网络环境中拥塞控制策略研究 | 第46-56页 |
| ·无线网络环境概括 | 第46-47页 |
| ·无线 TCP 拥塞控制策略 | 第47-50页 |
| ·端到端解决方案 | 第48页 |
| ·分段连接方案 | 第48-49页 |
| ·链路层方案 | 第49-50页 |
| ·一种新的无线网络实时业务拥塞控制算法─TFRC-Jr | 第50-55页 |
| ·延迟抖动和延迟抖动率 | 第51-52页 |
| ·速率调整模式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NS 网络仿真器概述 | 第56-63页 |
| ·NS 的安装 | 第56-57页 |
| ·NS 原理及其结构 | 第57-58页 |
| ·NS 简介 | 第57页 |
| ·NS 的体系结构 | 第57-58页 |
| ·NS 输出结果的类型及格式 | 第58-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63-64页 |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