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系统的智能脱扣器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课题提出的依据和意义 | 第11-12页 |
| ·低压断路器脱扣器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2-16页 |
| ·电磁式脱扣器 | 第12页 |
| ·电子式脱扣器 | 第12页 |
| ·智能型断路器 | 第12-16页 |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建立数学保护模型 | 第16页 |
| ·构建本系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 | 第16页 |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16-17页 |
| ·软件编程 | 第17-18页 |
| 2 智能脱扣器设计原理 | 第18-24页 |
| ·过载保护 | 第18-19页 |
| ·短路保护 | 第19-20页 |
| ·接地漏电保护 | 第20-21页 |
| ·电流基波提取及电能质量分析 | 第21-23页 |
| ·概述 | 第21-22页 |
| ·基2FFT电能质量分析原理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硬件设计 | 第24-34页 |
| ·硬件设计方案 | 第24-25页 |
| ·微控制器单元 | 第25-26页 |
| ·ARM7TDMI介绍 | 第25页 |
| ·微控制器LPC2294介绍 | 第25-26页 |
| ·参数前置处理电路 | 第26-27页 |
| ·锁相环频率跟踪电路 | 第27-28页 |
| ·数据存储模块 | 第28-30页 |
| ·人机交互模块 | 第30-31页 |
| ·液晶模块 | 第30页 |
| ·键盘设计 | 第30-31页 |
| ·脱扣电路 | 第31-32页 |
| ·模拟脱扣电路 | 第31-32页 |
| ·数字脱扣电路 | 第32页 |
| ·电源设计 | 第32-33页 |
|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4 软件设计 | 第34-53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 第34-36页 |
| ·BOOTLOAD程序 | 第36页 |
| ·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μCOS-Ⅱ内核分析 | 第36-44页 |
| ·任务状态与结构 | 第36-39页 |
| ·任务划分与创建 | 第39页 |
| ·任务调度管理 | 第39-41页 |
| ·中断管理 | 第41页 |
| ·任务同步和通信 | 第41-43页 |
| ·系统时钟 | 第43页 |
| ·内存管理 | 第43-44页 |
| ·μC/OS-Ⅱ在LPC2294上的移植 | 第44-47页 |
| ·移植对处理器要求 | 第44页 |
| ·移植内容 | 第44-47页 |
| ·用户应用程序设计 | 第47-51页 |
| ·采样程序设计 | 第47-48页 |
| ·按时间抽取基2FFT原理程序实现 | 第48-49页 |
| ·电流保护 | 第49-50页 |
| ·人机交互程序设计 | 第50-51页 |
| ·操作系统任务调度设计 | 第51页 |
| ·软件抗干扰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5 智能脱扣器CAN通信设计 | 第53-69页 |
| ·CAN总线概述 | 第53-54页 |
| ·CAN硬件设计 | 第54-56页 |
| ·CAN通信软件设计 | 第56-62页 |
| ·CAN协议分析 | 第56-57页 |
| ·CAN应用程序设计 | 第57-62页 |
|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第62-68页 |
| ·编程语言VB概述 | 第62-63页 |
| ·监控界面功能模块分析 | 第63-64页 |
| ·MSComm串口通信控件 | 第64-66页 |
| ·窗体界面设计 | 第66-67页 |
| ·Access数据库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6 实验结果 | 第69-75页 |
| ·过载保护实验 | 第69-71页 |
| ·短路保护实验 | 第71-73页 |
| ·短路短延时保护 | 第71-72页 |
| ·短路瞬动保护 | 第72-73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7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 一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页 |
|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