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9页 |
·植物转化酶及其编码基因 | 第14-18页 |
·转化酶的分类 | 第14-15页 |
·转化酶的分子结构和理化特性 | 第15-17页 |
·转化酶基因家族 | 第17-18页 |
·转化酶表达的特异性及调控因子 | 第18-25页 |
·植物转化酶表达的器官和组织的部位特异性 | 第19-20页 |
·植物转化酶表达的发育阶段特异性 | 第20页 |
·影响转化酶表达和活性的调节因子 | 第20-25页 |
·转化酶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 第25-33页 |
·参与叶片光合作用的调节 | 第25-26页 |
·参与蔗糖在韧皮部的卸载和源-库关系的建立及调控 | 第26-29页 |
·参与贮藏器官(库)中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调节 | 第29-30页 |
·参与细胞的渗透调节 | 第30页 |
·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 第30-33页 |
·植物转化酶在信号传导系统中的作用 | 第33页 |
·转化酶与植物逆境反应 | 第33-37页 |
·问题及展望 | 第37页 |
·本研究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37-39页 |
第二章 番茄叶片转化酶 cDNA 的克隆及其反义表达载体构建 | 第39-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3页 |
·番茄叶片总 RNA 提取结果 | 第46页 |
·番茄转化酶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46-51页 |
·番茄转化酶基因反义表达载体pBinAR-aTIV1 的构建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保证植物总 RNA 质量 | 第53-54页 |
·RT 引物的选择 | 第54-55页 |
第三章 农杆菌介导的 LIN6 反义基因转化小番茄 MicroTom | 第55-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8页 |
·植物材料 | 第55页 |
·试剂 | 第55页 |
·载体与菌株 | 第55页 |
·培养基成分配制与培养条件 | 第55-56页 |
·小番茄高效再生体系——基因转化受体体系的建立 | 第56页 |
·番茄转化酶反义表达工程菌 EHA105/pBinAR-aLIN6 —转化供体的构建 | 第56-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3% NaClO 与0.1% HgCl2 的消毒效果比 | 第58-59页 |
·基本培养基 MS、B5 的比较 | 第59页 |
·IBA 和6-BA 配比对外植体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 第59-60页 |
·选择压— Kan 浓度对再生的影响 | 第60页 |
·农杆菌 EHA105/pBinAR-aLIN6 —转基因供体系统的构建 | 第60-61页 |
·侵染菌液工作浓度的选择 | 第61页 |
·侵染时间的选择 | 第61页 |
·抑菌抗生素种类及用量的改进 | 第61-6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2-64页 |
·3%的 NaClO 适合番茄种子表面消毒 | 第62页 |
·B5 比MS 更适合作为小番茄MicroTom 的再生基本培养基 | 第62页 |
·筛选压为50mg·L~(-1)Kan | 第62页 |
·抑菌抗生素的确定 | 第62-63页 |
·菌液浓度对污染率和芽再生的影响 | 第63页 |
·确定农杆菌侵染过程中的各种重要参数 | 第63-64页 |
第四章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64-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8页 |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2页 |
·抗性芽的微量快速早期检测 | 第68页 |
·CTAB 法提取基因组DNA 与PCR 检测 | 第68-69页 |
·抗性植株的 Southern 斑点杂交检测 | 第69-70页 |
·半定量 RT-PCR 检测 LIN6 的表达量 | 第70页 |
·胞壁转化酶反义植株的酶活性检测 | 第70-7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72-74页 |
·转化植株的微量样品早期检测 | 第72页 |
·杂交时间 | 第72-73页 |
·Southern 斑点杂交结果 | 第73页 |
·半定量 RT-PCR 检测 | 第73页 |
·获得了胞壁转化酶活性明显下降的反义转化植株 | 第73-74页 |
第五章 胞壁转化酶在耐低温胁迫反应中的功能研究 | 第74-8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5页 |
·番茄叶片光合速率测定 | 第74页 |
·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第74页 |
·番茄叶片糖含量测定 | 第74-75页 |
·番茄叶片转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7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5-80页 |
·LIN6 反义植株低温下的光合作用 | 第75-76页 |
·LIN6 反义植株低温下光合色素含量 | 第76-77页 |
·LIN6 反义植株低温下糖分含量 | 第77-78页 |
·LIN6 反义植株低温下叶片转化酶活性 | 第78-79页 |
·不同温度下番茄叶片转化酶活性 | 第79-8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80-84页 |
·低温下番茄叶片胞壁转化酶活性同光合色素含量存在相关性 | 第80页 |
·低温下胞壁转化酶活性同番茄叶片可溶性糖及非还原性可溶性糖正相关 | 第80-81页 |
·低温下番茄叶片胞壁转化酶活性同光合速率正相关 | 第81-82页 |
·番茄胞壁转化酶在低温胁迫中的作用 | 第82-83页 |
·番茄胞壁转化酶活性的调节在番茄抗寒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 第83-8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8页 |
附件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个人简介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