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多年生菜类论文--食用百合论文

两种食用百合中黄酮类物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百合基本营养成分第12-13页
   ·百合次生代谢物研究现状第13-14页
     ·次生代谢物的概念第13页
     ·百合的次生代谢物第13-14页
   ·百合的药理功能研究概述第14-16页
     ·止咳作用第14-15页
     ·祛痰作用第15页
     ·平喘作用第15页
     ·抗缺氧与抗疲劳作用第15页
     ·镇静作用第15页
     ·调节免疫作用第15页
     ·降血糖作用第15页
     ·抗过敏作用第15页
     ·抗氧化作用第15页
     ·抗癌作用第15-16页
   ·黄酮类物质研究现状第16-22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第17-19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第19-20页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0-22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2-2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百合鳞茎中总黄酮研究第24-34页
   ·卷丹鳞茎中总黄酮提取方法研究第24-31页
     ·仪器与试剂第24页
     ·实验材料第24页
     ·实验方法第24-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31页
   ·不同产地百合鳞茎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第31-32页
   ·兰州百合不同生长年龄的鳞茎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第32页
   ·讨论第32-34页
     ·百合中总黄酮提取方法的确定第32-33页
     ·测定方法第33页
     ·百合中总黄酮含量综合评价第33-34页
第三章 百合地上部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第34-38页
   ·仪器与试剂第34页
   ·实验材料第34页
   ·实验方法第34-35页
     ·供试样品液的制备第34页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34-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百合地上部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比较第35页
     ·杨凌产卷丹地上部不同时期总黄酮含量比较第35-37页
   ·讨论第37-38页
     ·材料的前处理及提取方法第37页
     ·百合茎、叶、花中总黄酮含量评价第37-38页
第四章 不同栽培方式下百合中总黄酮含量研究第38-44页
   ·仪器及试剂第38页
   ·实验方法第38-39页
     ·试验材料与地点第38页
     ·试验处理第38-39页
     ·采样第39页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第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2页
     ·卷丹不同栽培方式总黄酮含量变化第39页
     ·兰州百合不同栽培方式总黄酮含量变化第39-41页
     ·卷丹最佳采收期及栽培方式的确定第41页
     ·兰州百合最佳采收期及栽培方式的确定第41-42页
   ·讨论第42-44页
     ·光照对黄酮的影响第42页
     ·不同栽培方式对食用百合质量的影响第42-44页
第五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百合中儿茶素含量第44-52页
   ·仪器、试剂第44页
   ·实验材料第44页
   ·方法第44-45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44页
     ·提取溶剂的选择第44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44页
     ·色谱条件第44-45页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45页
     ·精密度试验第45页
     ·重现性试验第45页
  5. 3.8 稳定性试验第45页
     ·加表回收率试验第45页
   ·结果与分析第45-50页
     ·线性关系及线性范围的确定第45页
     ·精密度试验的结果第45-46页
     ·重现性试验的结果第46页
     ·稳定性试验的结果第46页
     ·加表回收率试验的结果第46-47页
     ·百合鳞茎中儿茶素含量测定第47-49页
     ·汉中卷丹植株中儿茶素含量测定第49-50页
   ·讨论第50-52页
     ·提取溶剂的选择第50-51页
     ·色谱条件的选择第51-52页
第六章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
下一篇:高中世界文化史教学的过去与现在--对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3)的一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