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中液氮流动和换热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3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 ·液氮流动沸腾换热 | 第16-19页 |
| ·液氮流动沸腾换热研究 | 第16-18页 |
| ·液氮流动沸腾关联式 | 第18-19页 |
| ·微小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 | 第19-25页 |
| ·微小通道内单相流动和传热 | 第19-20页 |
| ·微小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 | 第20-2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33页 |
| 第二章 微通道内液氮流动和传热实验系统装置 | 第33-46页 |
| ·实验装置 | 第33-34页 |
| ·实验段 | 第34-39页 |
| ·单相流动和传热实验段 | 第34-36页 |
| ·两相流动和传热实验段 | 第36-37页 |
| ·环形窄缝内液氮流动沸腾实验段 | 第37-38页 |
| ·两相流流型可视化实验段 | 第38-39页 |
| ·测量元件、方法和数据采集 | 第39-42页 |
| ·测量元件与方法 | 第39-41页 |
| ·数据采集 | 第41-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43页 |
| ·实验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微通道中液氮单相流动和传热 | 第46-55页 |
| ·单相流动压降 | 第46-50页 |
| ·单相流动压降分析 | 第46页 |
| ·压降和质量流量 | 第46-48页 |
| ·微通道表面粗糙度 | 第48页 |
| ·摩擦系数 | 第48-50页 |
| ·热流密度对压降的影响 | 第50页 |
| ·单相对流传热 | 第50-53页 |
| ·单相对流换热分析 | 第50页 |
| ·局部对流换热特性 | 第50-51页 |
| ·平均对流换热系数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微通道内流动沸腾起始点和两相流压降 | 第55-70页 |
| ·核态沸腾起始点 | 第55-59页 |
| ·核态沸腾起始点实验 | 第55-57页 |
| ·核态沸腾起始点分析模型 | 第57-59页 |
| ·两相流动压降数据处理 | 第59-61页 |
| ·干度和两相流压降分析 | 第61-67页 |
| ·闪蒸干度 | 第61页 |
| ·两相流压降分析 | 第61-64页 |
| ·两相流总体压降 | 第64-66页 |
| ·两相流摩擦乘子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微通道中液氮的流动沸腾换热和临界热流密度 | 第70-95页 |
| ·流动沸腾换热 | 第70-84页 |
| ·流动沸腾局部换热特性 | 第70-73页 |
| ·热流密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73-74页 |
| ·质量流量对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74-75页 |
| ·压力对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75-76页 |
| ·液氮在微通道中的流动沸腾换热机理分析 | 第76页 |
| ·流动沸腾换热系数关联式 | 第76-81页 |
| ·微小通道临界直径 | 第81-83页 |
| ·通道直径对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83-84页 |
| ·临界热流密度 | 第84-87页 |
| ·环形窄缝中液氮流动沸腾 | 第87-91页 |
| ·两相流动压降特性 | 第87-88页 |
| ·流动沸腾换热特性 | 第88-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 第六章 微通道中流动沸腾两相流不稳定性 | 第95-119页 |
| ·沸腾起始点波动 | 第95-99页 |
| ·沸腾起始点壅塞 | 第99-101页 |
| ·稳定和不稳定区域 | 第101-102页 |
| ·微通道中两相流动不稳定性机理 | 第102-104页 |
| ·微通道中两相流不稳定性模型 | 第104-115页 |
| ·微通道中流动内部特征曲线模型 | 第104-106页 |
| ·微通道中流动内部特征静态分析 | 第106-111页 |
| ·微通道外部驱动动态分析 | 第111-112页 |
| ·微通道系统外部扰动动态分析 | 第112-1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 第七章 微通道内液氮两相流动可视化 | 第119-138页 |
| ·两相流流型 | 第119-122页 |
| ·液体沉降与夹带 | 第122-124页 |
| ·两相流流型图 | 第124-128页 |
| ·空泡份额和滑速比 | 第128-130页 |
| ·三种两相流波动 | 第130-135页 |
| ·单相/两相波动(A 型) | 第130-132页 |
| ·泡状流/环状流波动(B 型) | 第132-133页 |
| ·单相/环状流波动(C 型) | 第133-135页 |
| ·波动时流型出现概率 | 第1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7-138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8-141页 |
| 致谢 | 第141-14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