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胃肿瘤论文

健脾调气散结方加减联合DO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9页
临床研究第9-17页
 一、临床资料第9-10页
  (一) 病例来源第9页
  (二) 胃癌诊断第9页
  (三) 病例选择标准第9-10页
 二、一般临床资料第10页
 三、治疗方法第10-11页
 四、观察指标和方法第11页
  (一) 治疗前后肿瘤病灶的变化第11页
  (二)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第11页
  (三) 一般情况评定第11页
  (四) 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 的变化第11页
  (五)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第11页
  (六) 不良反应第11页
 五、疗效评定第11-12页
  (一) 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参照WHO 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第11-12页
  (二) 中医证候改善评定标准第12页
  (三) 生活质量评定第12页
  (四) 肿瘤标志物评定标准第12页
  (五) 血液学、肝肾功毒性、胃肠道反应及周围神经毒性等毒副反应评定第12页
 六、统计学方法第12页
 七、结果第12-16页
  (一) 治疗前后肿瘤病灶变化第12-13页
  (二) 症状改善情况第13页
  (三) 一般情况评定第13-14页
  (四) 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 的变化第14-15页
  (五)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第15页
  (六) 不良反应第15-16页
 八、结论第16-17页
讨论第17-29页
 一、中医对胃癌的认识第17-20页
  (一) 古代中医文献有关胃癌的论述第17-18页
  (二) 中医对胃癌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8-19页
  (三) 中医对胃癌治则的认识第19-20页
 二、现代医学对胃癌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的认识第20-22页
  (一) 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因素第20-21页
  (二) 基因的异常第21-22页
  (三) 化疗方案的选择第22页
 三、健脾调气散结法治疗晚期胃癌的理论基础第22-26页
  (一) 立法依据第22-23页
  (二) 健脾调气散结方的方药探讨第23-26页
  (三) 组方特点第26页
 四、疗效分析第26-29页
  (一) 治疗前后肿瘤病灶变化第26-27页
  (二)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第27页
  (三) 一般情况改善第27页
  (四) 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 的变化第27页
  (五) 免疫功能的变化第27-28页
  (六) 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第28-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4页
综述第34-43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附录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详细摘要第48-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紫杉醇聚乳酸微球抑制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健脾补肾方联合DP方案治疗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