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论文--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论文--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论文

论西汉的《穀梁》学--兼论《穀梁》与《公羊》之间的升降关系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绪论第8-20页
 一、《春秋谷梁》学的历史发展和既有研究现状综述第8-15页
 二、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本文创新点所在第15-20页
第一章 “《春秋》无达辞”第20-54页
 第一节 《公羊传》与《谷梁传》在西汉前期的发展第20-34页
 第二节 独尊儒术:从顾问官到教育官的转变第34-39页
 第三节 “学”对“术”的迎合:董仲舒与公孙弘第39-43页
 第四节 “学”对“术”的迎合:“为汉制法”第43-54页
第二章 “术”与“学”的纷争——巫蛊事件背后的经学歧异第54-96页
 第一节 汉武帝对儒学的真实态度第54-66页
 第二节 巫蛊事件与“轮台罪己诏”第66-76页
 第三节 盐铁会议在西汉《春秋》学史上的意义第76-96页
第三章 石渠阁会议第96-123页
 第一节 石渠阁会议与黄龙十二博士第96-101页
 第二节 《谷梁传》上升的社会原因分析第101-104页
 第三节 汉宣帝的出身及其与霍光的关系对《谷梁传》上升的影响第104-112页
 第四节 《谷梁传》的亲亲尊尊理论与汉宣帝立《谷梁传》第112-116页
 第五节 “霸王道杂之”术与《公》、《谷》升降第116-123页
第四章 《春秋谷梁传》在西汉《春秋》学史中的地位——兼论《谷梁传》为古文说第123-149页
 第一节 《公》《谷》异同论第123-134页
 第二节 “久假而不归”第134-143页
 第三节 论崔适《谷梁》为古文说第143-149页
第五章 尾声第149-176页
 第一节 汉哀帝其人第149-159页
 第二节 再论歆莽关系第159-168页
 第三节 “术”对“学”的再一次选择第168-176页
结论第176-178页
附录一: 关于《谷梁传》作者的推测第178-190页
附录二: 西汉《春秋》学者小考第190-220页
附录三: 西汉《春秋》三传传授图第220-223页
参考书目第223-236页
后记第236-237页

论文共2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相对性指称研究
下一篇:PTT/PA6共混纤维的性能及染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