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部分 果蝇肿瘤抑制基因scrib 突变体表型的发育动态分析 | 第9-3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7页 |
·模式生物-果蝇 | 第9-10页 |
·癌性肿瘤抑制基因(nTSGs) | 第10-11页 |
·scrib 概况 | 第11-12页 |
·scrib 与细胞极性 | 第12-13页 |
·scrib 突变与细胞极性 | 第13-14页 |
·Scrib 负性调控细胞增殖 | 第14-15页 |
·scrib 突变等位基因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 | 第17-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2页 |
·观察果蝇幼虫发育时间及生长形态 | 第19页 |
·鬼笔环肽免疫荧光染色 | 第19-20页 |
·细胞计数 | 第20页 |
·Dll 免疫荧光染色 | 第20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象采集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2-32页 |
·动态观察scrib 纯合突变体果蝇幼虫的生长发育 | 第22-23页 |
·scrib 突变对果蝇翅成虫盘形态结构的发生及组织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动态观察与分析scrib 突变体中翅成虫盘上皮细胞的增殖 | 第24页 |
·scrib 突变对果蝇翅成虫盘上皮细胞极性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24-25页 |
·scrib 突变改变Wnt 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dll 的表达 | 第25-3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2-35页 |
·scrib 突变所致两大表型之间的关联 | 第32-33页 |
·scrib 突变体成虫盘组织细胞过度增殖的原因 | 第33-35页 |
第二部分 果蝇Scrib 蛋白aPKC 磷酸化位点的体外鉴定 | 第35-57页 |
第一章 背景介绍 | 第35-38页 |
·aPKC 与细胞极性和增殖 | 第35页 |
·scrib 与其他nTSGs 间的联系 | 第35-36页 |
·Lgl 是体内aPKC 磷酸化的底物 | 第36页 |
·GST 基因融合系统 | 第36-3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8-52页 |
·材料与器材 | 第38-39页 |
·scrib 全长cDNA 的处理 | 第39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9-40页 |
·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0-45页 |
·引物设计与PCR 扩增目标片断 | 第40-42页 |
·目标片段及载体的酶切与回收定量 | 第42-43页 |
·酶切产物的连接与扩增宿主的转化 | 第43页 |
·重组质粒的扩增与鉴定 | 第43-45页 |
·GST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 第45-47页 |
·GST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45页 |
·菌体的裂解破碎 | 第45-46页 |
·GST 融合蛋白的纯化 | 第46-47页 |
·体外激酶试验 | 第47-48页 |
·体外激酶反应 | 第47-48页 |
·SDS-PAGE 与电转膜 | 第48页 |
·放射自显影 | 第48页 |
·定点突变 | 第48-52页 |
·使用试剂盒进行定点突变反应 | 第48-50页 |
·使用两次PCR 方法进行定点突变反应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52-56页 |
·Scrib 在体外是aPKC 蛋白激酶的磷酸化底物 | 第52页 |
·排除4 个可能的磷酸化位点 | 第52-53页 |
·将范围缩小到可能的2 个磷酸化位点 | 第53-54页 |
·第四次体外激酶反应试验 | 第54-5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 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