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煤矿安全现状 | 第14-20页 |
·国内煤矿安全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煤矿安全现状 | 第15-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事故致因理论概述 | 第20-34页 |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 第20-21页 |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21-27页 |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21-23页 |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23-24页 |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24-25页 |
·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第25-27页 |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第27-28页 |
·瑟利事故模型 | 第28-29页 |
·动态变化理论 | 第29-32页 |
·P理论 | 第30-31页 |
·变化-失误理论 | 第31-32页 |
·轨迹交叉理论 | 第32-33页 |
·其他事故致因理论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我国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及模型的构建 | 第34-53页 |
·我国煤矿事故致因分析法的发展 | 第34-37页 |
·早期煤矿事故致因分析法 | 第34-35页 |
·煤矿事故致因综合分析法 | 第35-37页 |
·我国煤矿事故致因理论的构建 | 第37-42页 |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42-52页 |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模型的分析 | 第43-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及模型的运用范例 | 第53-63页 |
·贵州省木冲沟煤矿“9.27”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分析 | 第53-56页 |
·黑龙江城子河煤矿“6.20”瓦斯爆炸事故分析 | 第56-58页 |
·辽宁省孙家湾煤矿“2.14”瓦斯爆炸事故分析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煤矿事故预防措施 | 第63-67页 |
·煤矿事故预防措施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本文结论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
已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