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站服务设施及其水平的适应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7页 |
第2章 铁路客运站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 第17-23页 |
·铁路客运站的设备及功能 | 第17-19页 |
·铁路客运站的流线分析 | 第19-20页 |
·现代铁路客运站的发展方向 | 第20-23页 |
·国外铁路客运站的发展方向 | 第20页 |
·我国铁路客运站的发展方向 | 第20-23页 |
第3章 铁路客运站服务设施能力适应性评价 | 第23-39页 |
·候车室(厅)候车能力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 第24-33页 |
·评价年度每日高峰时段聚集人数的计算 | 第25-29页 |
·候车服务水平等级的划分 | 第29-32页 |
·候车室(厅)候车能力适应性评价 | 第32-33页 |
·售票室(厅)售票能力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 第33-36页 |
·售票窗口平均排队长度的计算 | 第33-34页 |
·售票室(厅)服务水平的分级与评价 | 第34-36页 |
·与其它交通方式衔接通道能力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 第36-38页 |
·与其它交通方式衔接通道能力分析 | 第36-37页 |
·与其它交通方式衔接通道能力适应性评价 | 第37-38页 |
·其它服务设施能力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 第38-39页 |
第4章 铁路客运站服务水平适应性评价 | 第39-56页 |
·铁路客运站服务水平的宏观评价 | 第39-44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概论 | 第39-41页 |
·铁路客运站服务水平宏观评价实例 | 第41-44页 |
·铁路客运站服务水平的微观评价 | 第44-56页 |
·评价目标的确定 | 第44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4-46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6-48页 |
·铁路客运站服务水平模糊综合评价 | 第48-56页 |
第5章 铁路客运站服务水平微观评价算例分析 | 第56-64页 |
·权重的计算 | 第56-59页 |
·指标状态矩阵的建立 | 第59-61页 |
·服务水平分段评价 | 第61-62页 |
·服务水平等级的综合评价 | 第62-6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