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塔带辅助墩的自锚式悬索桥全桥空间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概论 | 第8-16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历史 | 第8-9页 |
| ·国内外典型的几座自锚式悬索桥 | 第9-12页 |
| ·自锚式悬索桥受力特点和结构形式 | 第12-13页 |
| ·自锚式悬索桥受力特点 | 第12-13页 |
| ·自锚式悬索桥结构形式 | 第13页 |
| ·自锚式悬索桥的优缺点 | 第13-14页 |
| ·研究工程背景和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 第2章 自锚式悬索桥吊杆张拉过程分析 | 第16-34页 |
| ·引言 | 第16-17页 |
| ·自锚式悬索桥几何非线性因素 | 第17-18页 |
| ·主缆位移弱相干性和吊杆力相邻影响性原理 | 第18-20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0-24页 |
| ·基本结构的模拟 | 第20-22页 |
|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模拟 | 第22页 |
| ·桩-土作用的模拟 | 第22-24页 |
| ·吊杆张拉过程计算分析 | 第24-32页 |
| ·倒拆分析原理和吊杆张拉顺序 | 第24-25页 |
| ·吊杆张拉过程中变形计算 | 第25-28页 |
| ·吊杆张拉过程中主缆和吊杆应力计算 | 第28-32页 |
| ·鞍座预偏量计算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和运营阶段分析 | 第34-50页 |
| ·成桥状态结构计算分析 | 第34-38页 |
| ·活载作用分析 | 第38-42页 |
| ·影响线计算分析 | 第38-39页 |
| ·活载内力与应力计算 | 第39-42页 |
| ·横向风荷载作用计算 | 第42页 |
| ·体系温度和梁体温差作用效应计算 | 第42-44页 |
| ·组合效应 | 第44-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自锚式悬索桥动力计算分析 | 第50-69页 |
| ·引言 | 第50-51页 |
| ·自锚式悬索桥自振特性分析 | 第51-53页 |
| ·自锚式悬索桥反应谱分析 | 第53-60页 |
| ·概述 | 第53-54页 |
| ·地震动输入及反应谱主要参与振型 | 第54-55页 |
| ·反应谱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计算 | 第55-60页 |
| ·自锚式悬索桥时程分析 | 第60-68页 |
| ·Rayleigh阻尼系数和地震波的选用 | 第60-61页 |
| ·结构响应计算分析 | 第61-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5章 自锚式悬索桥稳定计算分析 | 第69-77页 |
| ·引言 | 第69-70页 |
| ·恒载和风荷载作用的稳定计算分析 | 第70-72页 |
| ·裸塔的抗风稳定分析 | 第70页 |
| ·成桥状态下的稳定分析 | 第70-71页 |
| ·恒载和横向风作用的稳定分析 | 第71-72页 |
| ·恒载和活载作用的稳定计算分析 | 第72-76页 |
| ·小结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