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探讨城市雕塑文化内涵的基本动因 | 第8页 |
§1-2 课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 第9页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1-3-2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9页 |
1-3-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9-11页 |
第二章 城市雕塑概述 | 第11-20页 |
§2-1 城市雕塑的概念 | 第11页 |
§2-2 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2-2-1 城市雕塑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2-2-2 城市雕塑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2-3 城市雕塑的类型 | 第13-15页 |
§2-4 城市雕塑相关元素构成 | 第15-18页 |
§2-5 城市雕塑的特征 | 第18-20页 |
2-5-1 城市雕塑记载城市演变进程,表现时代精神 | 第18页 |
2-5-2 城市雕塑要有历史的关联性 | 第18-19页 |
2-5-3 城市雕塑具备建筑感 | 第19页 |
2-5-4 城市雕塑融于城市的整体环境 | 第19页 |
2-5-5 城市雕塑的视觉特殊性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城市雕塑艺术的建构与欣赏 | 第20-26页 |
§3-1 城市雕塑艺术的社会意义及美学意义 | 第20-22页 |
3-1-1 城市雕塑艺术的社会意义 | 第20-21页 |
3-1-2 城市雕塑艺术的美学意义 | 第21-22页 |
§3-2 城市雕塑艺术的欣赏 | 第22-26页 |
3-2-1 视知觉原理和人对城市雕塑的审美心理 | 第22-23页 |
3-2-2 城市雕塑艺术的欣赏 | 第23-26页 |
第四章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城市雕塑艺术的人文内涵的思考 | 第26-33页 |
§4-1 对人文内涵的认知 | 第26-27页 |
4-1-1 人文内涵是功能与艺术表现的和谐统一 | 第26-27页 |
4-1-2 人文内涵反映人类的真实情感 | 第27页 |
4-1-3 人文内涵提升了人类的思想境界 | 第27页 |
4-1-4 人文内涵是民族性的体现 | 第27页 |
§4-2 城市雕塑艺术与城市 | 第27-31页 |
4-2-1 城市——城市雕塑艺术的发生场所 | 第27-28页 |
4-2-2 城市与城市文化 | 第28页 |
4-2-3 城市雕塑艺术与城市文化 | 第28-31页 |
§4-3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城市雕塑艺术 | 第31页 |
§4-4 城市雕塑艺术的人文内涵 | 第31-33页 |
第五章 城市雕塑艺术设计的人文内涵的探讨 | 第33-38页 |
§5-1 当前我国城市雕塑艺术的设计现状 | 第33-34页 |
5-1-1 对本土的传统人文内涵表现为一种表层的复古 | 第33-34页 |
5-1-2 对外来城市雕塑艺术不理解的简单复制和模仿 | 第34页 |
5-1-3 现代城市雕塑艺术设计缺乏对新时代人文内涵的独立思考 | 第34页 |
§5-2 城市雕塑艺术设计现状的思考 | 第34-36页 |
§5-3 城市雕塑艺术设计中人文内涵的继承与发展 | 第36-37页 |
5-3-1 从古典文化寻找当代文化基因 | 第36页 |
5-3-2 从社会生活探索城市雕塑的人文课题 | 第36-37页 |
5-3-3 从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融与撞击寻找新的人文内涵 | 第37页 |
§5-4 未来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趋势 | 第37-38页 |
5-4-1 未来城市雕塑艺术应具有精神生态观 | 第37页 |
5-4-2 未来城市雕塑艺术应具有时间感和流动感 | 第37页 |
5-4-3 未来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 第37页 |
5-4-4 未来城市雕塑设计应更凸现人文内涵 | 第37-38页 |
第六章 优秀的城市雕塑艺术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现 | 第38-44页 |
§6-1 优秀城市雕塑艺术的标准 | 第38页 |
§6-2 城市雕塑艺术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优秀案例 | 第38-44页 |
6-2-1 红领巾公园 | 第38-41页 |
6-2-2 《拓荒牛》 | 第41-42页 |
6-2-3 身边的雕塑 | 第42-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