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植物化学保护理论论文

毒死蜱在大棚土壤和蔬菜中的残留特征、土壤生态效应及其控制途径

目录第1-12页
摘要第12-14页
第一章 毒死蜱研究现状第14-21页
   ·毒死蜱的理化性质第14页
   ·毒死蜱作用方式与杀虫机理第14页
   ·毒死蜱的生态毒性第14-15页
   ·毒死蜱环境行为第15-18页
     ·毒死蜱的水解第15-16页
     ·毒死蜱的光化学降解第16页
     ·毒死蜱在蔬菜和土壤中的消解研究进展第16-17页
     ·毒死蜱在土壤中的吸附第17页
     ·毒死蜱的微生物降解第17-18页
   ·毒死蜱的生态效应第18-20页
     ·毒死蜱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18-19页
     ·毒死蜱的生物富集(Bioaccumulation)第19-20页
     ·土壤中毒死蜱的生物有效性(Bioavailability)第20页
   ·本文研究的提出和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毒死蜱在蔬菜和土壤中的降解特征第21-34页
   ·引言第21-22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药品试剂第22页
     ·土壤理化性质第22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2-23页
     ·试验方法第23-25页
       ·田间试验第23页
       ·取样和预处理第23页
       ·小白菜和土壤中毒死蜱的提取第23-24页
       ·毒死蜱的检测条件第24页
       ·定量方法第24页
       ·线性范围第24页
       ·毒死蜱添加回收率试验第24-25页
       ·统计分析第25页
   ·结果与讨论第25-30页
     ·毒死蜱的添加回收率第25-26页
     ·毒死蜱在大棚和露地小白菜上的消解动态第26-28页
     ·毒死蜱在大棚和露地土壤中的消解特征第28-30页
   ·小结第30-34页
第三章 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及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34-46页
   ·引言第34-36页
   ·材料与方法第36-38页
     ·药品试剂第36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6-37页
     ·供试土壤第37页
     ·土壤处理第37页
     ·取样和预处理第37页
     ·土壤中毒死蜱残留的提取第37页
     ·毒死蜱的检测条件第37页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测定第37-38页
     ·毒死蜱添加回收率试验第38页
     ·统计分析第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5页
     ·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特征第38-40页
     ·毒死蜱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第40-41页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第41-43页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第43-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毒死蜱、三唑酮和丁草胺单独及复合多次重复使用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及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46-85页
   ·引言第46-47页
   ·材料与方法第47-49页
     ·药品试剂第47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7页
     ·供试土壤第47页
     ·土壤处理第47页
     ·取样和预处理第47-48页
     ·土壤中毒死蜱、三唑酮和丁草胺的提取第48页
     ·毒死蜱、三唑酮和丁草胺的检测条件第48页
     ·定量方法第48页
     ·线性范围第48页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测定第48-49页
     ·毒死蜱、三唑酮和丁草胺添加回收率试验第49页
     ·统计分析第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81页
     ·毒死蜱、三唑酮和丁草胺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第49-51页
     ·毒死蜱、三唑酮和丁草胺单独和复合多次重复使用在土壤中的降解特征第51-53页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动态影响第53-54页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第54-80页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第80-81页
   ·小结第81-85页
第五章 毒死蜱高效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第85-91页
   ·引言第85-87页
   ·材料与方法第87-89页
     ·药品试剂第87页
     ·培养基第87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87-88页
     ·试验方法第88-89页
       ·降解菌的分离第88页
       ·降解菌的鉴定第88页
       ·DNA提取和纯化第88页
       ·18S rDNA扩增、测序第88-89页
   ·结果与讨论第89-90页
     ·菌株的鉴定第89-90页
   ·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毒死蜱的微生物降解特性与途径研究第91-104页
   ·引言第91-94页
   ·材料与方法第94-97页
     ·药品试剂第94页
     ·缓冲液第94-95页
     ·培养基第95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95页
     ·试验方法第95-97页
       ·菌株第95页
       ·降解菌的培养与收集第95页
       ·毒死蜱微生物降解试验第95-96页
       ·培养基中毒死蜱的提取第96页
       ·培养基中毒死蜱降解产物的提取第96页
       ·检测条件第96-97页
         ·GC检测条件第96页
         ·GC-MS检测条件第96-97页
       ·毒死蜱添加回收率试验第97页
   ·结果与讨论第97-103页
     ·毒死蜱的添加回收率第97页
     ·农药浓度对毒死蜱微生物降解的影响第97-98页
     ·pH对毒死蜱微生物降解的影响第98页
     ·温度对毒死蜱微生物降解的影响第98-101页
     ·毒死蜱降解产物及可能的降解途径第101-103页
   ·小结第103-104页
第七章 土壤和蔬菜上毒死蜱降解的生物强化第104-113页
   ·引言第104-105页
   ·材料与方法第105-107页
     ·药品试剂第105页
     ·培养基第105页
     ·磷酸缓冲液第105页
     ·供试土壤第105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105页
     ·试验方法第105-107页
       ·降解菌第105页
       ·接种菌的制备第105-106页
       ·土壤处理与接种第106页
       ·田间试验和取样第106页
       ·小白菜和土壤中毒死蜱的提取第106页
       ·毒死蜱的检测条件第106页
       ·统计分析第106-107页
   ·结果与讨论第107-112页
     ·DSP菌对模拟土壤生态系统中毒死蜱降解的促进作用第107-109页
     ·DSP菌对大棚和露地小白菜上毒死蜱降解的促进作用第109页
     ·DSP菌对大棚和露地土壤中毒死蜱降解的强化作用第109-112页
   ·小结第112-113页
第八章 蔬菜上毒死蜱的酶促降解与残留控制第113-120页
   ·引言第113-114页
   ·材料与方法第114-115页
     ·药品试剂第114页
     ·培养基第114页
     ·磷酸缓冲液第114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114页
     ·试验方法第114-115页
       ·酶制剂(Cell-free extracts)的制备第114页
       ·田间试验第114页
       ·取样和预处理第114-115页
       ·蔬菜中毒死蜱的提取第115页
       ·毒死蜱的检测条件第115页
       ·毒死蜱添加回收率试验第115页
       ·统计分析第115页
   ·结果与讨论第115-119页
     ·毒死蜱在蔬菜上的添加回收率第115-116页
     ·酶制剂对蔬菜上毒死蜱的降解第116-119页
   ·小结第119-120页
第九章 结论第120-122页
ABSTRACT第122-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49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49-151页
附录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河流域平原区地基土体渗透变形研究
下一篇:氧化锌纳米阵列气敏性能及发光、浸润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