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4页 |
一、现代破产法的价值取向 | 第14-20页 |
(一) 破产重整制度是企业破产制度发展的新阶段 | 第14-16页 |
1. 从破产清算到破产重整:破产立法理念之演变 | 第14-15页 |
2. 破产重整的产生与发展 | 第15-16页 |
(二) 破产重整制度的价值 | 第16-18页 |
1. 破产重整制度的目标结构 | 第16页 |
2. 破产重整制度的价值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三) 对破产重整与破产清算、和解的选择 | 第18-20页 |
1. 对破产清算与和解的选择 | 第18-19页 |
2. 对破产和解与重整的选择 | 第19-20页 |
二、对重整债务人的保护 | 第20-29页 |
(一) 重整程序启动时的保护机制 | 第20-22页 |
1. 重整程序启动的基本条件—重整原因 | 第20-21页 |
2. 重整程序启动的必要条件—重整申请 | 第21页 |
3. 重整程序启动的基本保障—自动冻结 | 第21-22页 |
(二) 重整程序运行中的保护机制 | 第22-27页 |
1. 重整期间的营业机构—重整人 | 第22-24页 |
2. 重松程序的核心—重整计划 | 第24-26页 |
3. 债权人权利限制原则 | 第26-27页 |
4. 债务豁免原则 | 第27页 |
(三) 重整程序的终结与司法干预原则 | 第27-29页 |
1. 重整程序的终结 | 第27-28页 |
2. 司法干预原则 | 第28-29页 |
三、对重整债权人的保护 | 第29-40页 |
(一) 保护债权人利益是破产重整制度的必然要求 | 第29-30页 |
(二) 对重整债权的保护 | 第30-37页 |
1. 对重整债权人保护的一般性原则 | 第30-32页 |
2. 对有担保重整债权的保护 | 第32-34页 |
3. 对无担保重整债权的保护 | 第34-37页 |
(三) 对共益债权的保护 | 第37-40页 |
1. 共益债权概述 | 第37-38页 |
2. 共益债权的超级优先受偿性 | 第38-39页 |
3. 共益债权与重整债权的利益平衡 | 第39-40页 |
四、重整债务人与债权人间的利益平衡 | 第40-46页 |
(一) 重整程序中的利益冲突及其平衡 | 第40-42页 |
1. 重整程序中的利益冲突 | 第40页 |
2. 利益平衡在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40-41页 |
3. 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利益平衡规则 | 第41-42页 |
(二) 债务人与债权人在重整中的利益冲突 | 第42-46页 |
1. 债务人与债权人间的利益冲突 | 第42-43页 |
2. 债务人与债权人利益平衡的基本路径 | 第43-46页 |
五、我国重整程序中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利益保护 | 第46-56页 |
(一) 我国现行破产中的的整顿制度 | 第46-48页 |
(二) 《破产法草案》中对重整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利益保护 | 第48-52页 |
(三) 《破产法草案》中对重整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利益平衡 | 第52-53页 |
(四) 进一步完善《破产法草案》中的相关规定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