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负荷模型结构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3-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5-11页 |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5-8页 |
| ·负荷建模的发展与现状 | 第8-10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负荷建模的理论基础 | 第11-22页 |
| ·建模方法 | 第11-12页 |
| ·统计综合法 | 第11-12页 |
| ·总体测辨法 | 第12页 |
| ·负荷模型结构 | 第12-16页 |
| ·静态负荷模型 | 第13页 |
| ·动态负荷模型 | 第13-14页 |
| ·综合负荷模型 | 第14-16页 |
| ·负荷模型参数的辨识 | 第16-19页 |
| ·负荷模型准确度评定 | 第19-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简化参数的负荷模型的研究 | 第22-35页 |
| ·负荷模型参数多值性研究 | 第22-24页 |
| ·综合负荷模型参数灵敏度研究 | 第24-29页 |
| ·参数取值区间研究 | 第29-30页 |
| ·参数辨识的实现 | 第30-34页 |
| ·辨识程序流程图 | 第30-31页 |
|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31-32页 |
| ·优化算法的选择 | 第32-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简化负荷模型结构泛化能力的验证 | 第35-48页 |
| ·单曲线辨识 | 第35-41页 |
| ·多曲线辨识 | 第41-44页 |
| ·简化负荷模型的泛化能力 | 第44-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