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9页 |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9页 |
·国内外建筑物下采煤应用现状 | 第9-12页 |
·建筑物下开采方法 | 第9-10页 |
·基于宽条带开采理论的新方法 | 第10-12页 |
·条带开采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充填采矿法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充填采矿法应用现状 | 第16页 |
·充填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膏体充填研究现状 | 第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研究区(岱庄煤矿)概况 | 第19-26页 |
·地理位置及井田范围 | 第19页 |
·地形地貌 | 第19页 |
·井田地质特征 | 第19-21页 |
·地质构造 | 第19-20页 |
·岩层与煤层 | 第20-21页 |
·“三下”压煤状况 | 第21页 |
·1304~1310条带工作面实测资料 | 第21-25页 |
·1304~1310条带工作面一次条带开采地表下沉值实测 | 第21页 |
·采空区冒落形态实测 | 第2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宽条带充填全柱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的理论分析 | 第26-49页 |
·充填体支护的理论分析 | 第27-33页 |
·采场围岩及充填体稳定性的控制因素 | 第27-28页 |
·矿山充填体的作用机理 | 第28-30页 |
·膏体胶结充填体破坏的理论分析 | 第30-33页 |
·条带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规律分析 | 第33-38页 |
·条带煤柱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条带开采地表下沉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8页 |
·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 | 第38-41页 |
·关键层理论的提出 | 第38-39页 |
·关键层理论的内涵 | 第39页 |
·关键层理论对煤矿开采沉陷的指导意义 | 第39-41页 |
·宽条带充填全柱开采减沉的力学分析 | 第41-44页 |
·充填支撑体稳定性的力学分析 | 第44-45页 |
·宽条带充填全柱开采减沉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4 常规条带开采与宽条带充填全柱开采数值模拟及其比较 | 第49-63页 |
·数值模拟方法概述及FLAC有限差分程序简介 | 第49-53页 |
·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 第49-50页 |
·FLAC有限差分程序简介 | 第50-51页 |
·数值模拟软件FLAC3D简介 | 第51-53页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53-56页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53-55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55页 |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 | 第55-56页 |
·常规条带开采与宽条带充填全柱开采的数值模拟及其比较 | 第56-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地表下沉主要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63-80页 |
·模拟方案 | 第63页 |
·地表下沉主要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63-76页 |
·充填体强度对地表下沉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63-69页 |
·隔离煤柱留设尺寸对地表下沉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69-73页 |
·充填率对地表下沉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73-76页 |
·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地表下沉影响程度的比较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80-84页 |
·主要结论 | 第80-82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82-83页 |
·未来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