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植物磷素营养 | 第11-12页 |
·植物营养元素概述 | 第11页 |
·植物磷素营养概述 | 第11-12页 |
·研究低磷胁迫的意义 | 第12-13页 |
·低磷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3-14页 |
·影响植物磷吸收的因素 | 第14-21页 |
·菌根对低磷胁迫的影响 | 第14-15页 |
·根际pH值 | 第15-16页 |
·根系分泌物 | 第16-17页 |
·植物体内蛋白质和酶的变化 | 第17-20页 |
·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系统 | 第20页 |
·磷转运蛋白 | 第20页 |
·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20-21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1-22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实验材料与场地 | 第22页 |
·材料处理 | 第22页 |
·测定方法 | 第22-27页 |
·基础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22页 |
·根系形态特征的测定 | 第22-23页 |
·叶表面积的测定 | 第23页 |
·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 | 第23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光合参数的测定 | 第23页 |
·单一酶提取系统同时提取SOD、POD、CAT、APX、GR | 第23-25页 |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酸性磷酸酶的提取及活性的测定 | 第25页 |
·Ca~(2+)-ATPase提取及活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数据分析统计方法 | 第26-27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63页 |
·缺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自交系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27-32页 |
·缺磷胁迫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缺磷胁迫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第28-29页 |
·缺磷胁迫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 第29页 |
·缺磷胁迫对玉米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29-31页 |
·缺磷胁迫对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 第31-32页 |
·缺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32-40页 |
·缺磷胁迫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缺磷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缺磷胁迫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34-35页 |
·缺磷胁迫对APase的影响 | 第35-37页 |
·缺磷胁迫对Ca~(2+)-ATPase影响 | 第37-40页 |
·缺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自交系玉米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40-54页 |
·缺磷胁迫下SOD的变化 | 第40-42页 |
·缺磷胁迫下POD的变化 | 第42-44页 |
·缺磷胁迫下CAT的变化 | 第44-47页 |
·缺磷胁迫下APX的变化 | 第47-49页 |
·缺磷胁迫下GR的变化 | 第49-51页 |
·缺磷胁迫下MDA的变化 | 第51-54页 |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63页 |
·缺磷胁迫下各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56页 |
·缺磷胁迫下各生理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6-61页 |
·缺磷胁迫下各光合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1-63页 |
第5章 讨论 | 第63-66页 |
·缺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自交系玉米生长量的影响 | 第63页 |
·缺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自交系玉米根系的影响 | 第63-64页 |
·缺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自交系玉米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第64-65页 |
·缺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自交系玉米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65页 |
·缺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自交系玉米各指标的相关性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缩略词表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