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论文

上海房地产泡沫催生因素的归纳与实证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10页
图表索引第10-11页
导言第11-15页
 第一节 上海房地产发展的概况及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一、上海房地产的发展概况第11页
  二、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第12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2-13页
  一、研究内容第12-13页
  二、创新点第13页
 第四节 数据选择的说明第13-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4页
 第一节 关于“泡沫”的研究第15-17页
  一、泡沫及泡沫经济的界定第15-16页
  二、国内外关于“泡沫”的研究第16-17页
 第二节 关于房地产“泡沫”的研究第17-18页
  一、房地产泡沫的定义第17页
  二、国内外关于房地产“泡沫”的研究第17-18页
 第三节 关于中国房地产存在的泡沫及危害性研究第18-19页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有泡沫论”第18-19页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无泡沫论”第19页
 第四节 关于上海房地产泡沫的研究第19-22页
  一、上海房地产泡沫的存在研究第19-20页
  二、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向研究第20-22页
 第五节 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第22-24页
  一、房地产泡沫的成因的文字分析第22页
  二、房地产泡沫的成因的数理分析第22-24页
第二章 房地产市场概述第24-30页
 第一节 房地产的定义及其特性第24-25页
  一、房地产的定义第24页
  二、房地产的特征第24-25页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的含义和特性第25-27页
  一、房地产市场的含义第25-26页
  二、房地产市场的特性第26-27页
 第三节 房地产价格第27-30页
  一、房地产价格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第27-28页
  二、房地产价格的形成第28-30页
第三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特征和上海房地产市场特征第30-37页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市场特征第30-31页
  一、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第30页
  二、房地产市场的区位竞争第30-31页
  三、中国现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很大程度受制于政府管制第31页
 第二节 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特点第31-33页
  一、开发商中“围城”现象层出不穷第31-32页
  二、购房群体分化,呈现“二元化”特点第32页
  三、二手房交易实现飞跃,超过一手房的交易量第32-33页
 第三节 上海房地产市场与北京、广州的市场比较第33-37页
  一、上海与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比较第33-35页
  二、上海与广州房地产市场的比较第35-37页
第四章 房地产泡沫的测度标准第37-43页
 第一节 收益还原法第37-39页
 第二节 市场修正法第39-41页
 第三节 房价收入比第41-43页
第五章 上海房地产泡沫的催生因素第43-51页
 第一节 经济因素第43-45页
  一、持续高速发展的上海经济第43-44页
  二、土地成本的上升第44页
  三、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第44-45页
 第二节 金融因素第45-47页
  一、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第45-46页
  二、人民币的因素第46-47页
 第三节 政策因素第47-48页
 第四节 心理因素第48-49页
  一、收入增加和楼市看涨的心理预期第48页
  二、房地产经营成功的诱惑第48-49页
 第五节 其他因素第49-51页
  一、世博会效应第49-50页
  二、社会保障的危机第50-51页
第六章 催生因素实证分析第51-58页
 第一节 生存分析法与COX比例风险模型第51-53页
  一、生存分析法第51-52页
  二、COX比例风险模型第52-53页
 第二节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第53-54页
 第三节 回归结果第54-58页
第七章 政策建议第58-61页
 第一节 对房地产市场方面的政策第58-60页
  一、正确把握形势,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繁荣第58页
  二、改善供应结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第58-59页
  三、保护合理的住房消费,遏制投机性购房第59页
  四、改善信息的不对称局面第59-60页
 第二节 对房地产金融方面的政策第60-61页
  一、减少银行风险第60页
  二、拓宽多种融资渠道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一第65-68页
附录二第68-70页
附录三第70-71页
后记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EPA条件下广东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研究
下一篇:基于ERP的内部控制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