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1页 |
|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8-11页 |
| 第二章 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SSE-CMM) | 第11-18页 |
| ·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SSE-CMM)的提出 | 第11页 |
| ·SSE-CMM 的体系结构 | 第11-16页 |
| ·基本模型 | 第11-12页 |
| ·基本实施 | 第12-13页 |
| ·通用实施 | 第13-15页 |
| ·能力级别 | 第15页 |
| ·汇总表 | 第15-16页 |
| ·如何使用 SSE-CMM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SSE-CMM 评定方法的介绍(SSAM) | 第18-24页 |
| ·规划 | 第18-19页 |
| ·准备阶段 | 第19-22页 |
| ·现场 | 第22-23页 |
| ·产生最终报告 | 第23-24页 |
| 第四章 SSE-CMM 模型的剪裁 | 第24-26页 |
| ·过程域 PA 的选择 | 第24页 |
| ·基本条目 BA 的划分 | 第24-26页 |
| 第五章 基于 SSE-CMM 模型的安全评估实例 | 第26-39页 |
| ·规划和准备 | 第26-32页 |
| ·规划阶段 | 第26-27页 |
| ·准备阶段 | 第27-32页 |
| ·现场评估 | 第32-34页 |
| ·召开开幕式 | 第32页 |
| ·采访通信部门主管 | 第32-33页 |
| ·合并来自部门主管数据 | 第33页 |
| ·采访专业人员 | 第33-34页 |
| ·合并来自专业人员管数据 | 第34页 |
| ·开发评分 | 第34-35页 |
| ·产生初步评估结果 | 第35-39页 |
| 第六章 基于模糊信息优化处理理论的电力通信网风险预测的研究 | 第39-57页 |
| ·电力通信网风险预测的意义 | 第39页 |
| ·模糊信息优化处理理论概述 | 第39-41页 |
| ·信息扩散原理 | 第40页 |
| ·扩散定义 | 第40-41页 |
| ·基于模糊信息优化处理理论的风险预测建模 | 第41-42页 |
| ·内集-外集核心算法 | 第42-45页 |
| ·内集-外集模型简介 | 第42-43页 |
| ·矩阵算法 | 第43-45页 |
| ·数据搜集与整理 | 第45-50页 |
| ·莆田电力局通信线路设备故障数据 | 第46-47页 |
| ·诸暨电力局通信线路设备故障数据 | 第47-49页 |
| ·国电通信中心通信线路设备故障统计数据 | 第49-50页 |
| ·风险预测实例 | 第50-57页 |
| ·数据分析 | 第50-51页 |
| ·算法简化 | 第51-52页 |
| ·可变控制点步长Δ | 第52-53页 |
| ·边界步长 | 第53-54页 |
| ·预测算例 | 第54-56页 |
| ·结论分析 | 第56-57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