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目前关于烟叶陈化的机理学说 | 第8页 |
·目前烟叶陈化技术对促进烟叶发酵和改善烟叶品质的研究 | 第8-13页 |
·陈化过程中微生物对促进烟叶发酵和改善烟叶品质的研究 | 第8-12页 |
·陈化过程中酶对促进烟叶发酵和改善烟叶品质的研究 | 第12-13页 |
·其它技术对促进烟叶发酵和改善烟叶品质的研究 | 第13-14页 |
2 引言 | 第14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烟叶中酶活性测定试验 | 第14-15页 |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取样方法 | 第14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4-15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烟叶表面优势细菌微生物分离鉴定试验 | 第15-16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烟叶表面细菌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 第15页 |
·细菌总DNA粗提物的纯化 | 第15页 |
·细菌基因组DNA的PCR扩增 | 第15-16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 第16页 |
·DGGE条带分离测序 | 第16页 |
·采用平板分离方法对烟叶表面优势细菌微生物分离鉴定试验 | 第16-17页 |
·烟叶表面微生物的获取 | 第16页 |
·培养基 | 第16页 |
·分离方法 | 第16页 |
·鉴定方法 | 第16-17页 |
·外援酶和微生物添加试验 | 第17-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测定 | 第1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8-30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烤烟烟叶中几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18-21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烤烟烟叶中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18-19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烤烟烟叶中蛋白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19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烤烟烟叶中多酚氧化酶的动态变化 | 第19-20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烤烟烟叶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19-20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烤烟烟叶中多酚氧化酶同工酶酶谱的动态变化 | 第20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烤烟烟叶中过氧化物酶的动态变化 | 第20-21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烤烟烟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20-21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烤烟烟叶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动态变化 | 第21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烤烟烟叶表面优势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 第21-27页 |
·采用PCR-DGGE技术对不同陈化时期烟叶表面优势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 第21-25页 |
·采用常规平板分离法对烟叶表面优势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 第25-27页 |
·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 | 第25页 |
·菌株群体形态观察 | 第25-26页 |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试验 | 第26-27页 |
·细菌菌株和酶制剂对烟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第27-30页 |
·不同处理对烟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处理对烟叶中苯丙氨酸转化产物含量的影响 | 第28页 |
·不同处理对烟叶中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处理对烟叶中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 | 第29页 |
·不同处理对烟叶中新植二烯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处理对烟叶中总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3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0-35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烤烟烟叶中几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30-31页 |
·不同陈化时期烤烟烟叶表面优势细菌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 第31-32页 |
·细菌菌株和酶制剂对烟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32-35页 |
·不同处理对烟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不同处理对烟叶中苯丙氨酸转化产物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不同处理对烟叶中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处理对烟叶中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 | 第33页 |
·不同处理对烟叶中新植二烯含量的影响 | 第33页 |
·不同处理对烟叶中总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ABSTRACT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