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意义及背景阐述 | 第8-10页 |
| ·相关发展研究及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2 邓小平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三农”思想形成背景 | 第12-20页 |
| ·邓小平“三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 第12-15页 |
| ·人民公社运动及教训是其形成的历史条件 | 第12-13页 |
| ·长期主持中央政治局工作是其形成与发展的实践条件 | 第13页 |
| ·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是其形成与发展的现实条件 | 第13-15页 |
|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继承与发展的条件 | 第15-19页 |
| ·加入WTO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邓小平“三农”思想的时代条件 | 第15-16页 |
| ·“三农”现状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现实条件 | 第16-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3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实践与发展 | 第20-38页 |
| ·在“三农”基础地位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三农”思想 | 第20-22页 |
| ·坚持邓小平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思想,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 第22页 |
| ·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 | 第22-35页 |
| ·在解决农业问题具体思路上实践和发展了邓小平“三农”思想 | 第22-28页 |
| ·在解决农村问题具体思路上实践和发展了邓小平“三农”思想 | 第28-32页 |
| ·在解决农民问题具体思路上实践和发展了邓小平“三农”思想 | 第32-35页 |
| ·扭住“三农”问题,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35-36页 |
| ·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4 对邓小平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评价 | 第38-46页 |
| ·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特点 | 第38-40页 |
| ·理论风格的求实性 | 第38页 |
| ·思维方式的创新性 | 第38-39页 |
| ·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 第39页 |
| ·思想观点的辩证性 | 第39页 |
| ·科学体系的系统性 | 第39-40页 |
|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特点 | 第40-43页 |
| ·重实事求是的思想 | 第41页 |
| ·重科学发展的思想 | 第41-42页 |
| ·重农民利益的思想 | 第42-43页 |
| ·重改革创新的思想 | 第43页 |
| ·对邓小平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思考 | 第43-45页 |
| ·总体评价:基点一致,方式有别,理论不断创新 | 第43-44页 |
| ·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几条基本经验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5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时代意义 | 第46-51页 |
|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 | 第46-48页 |
|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 第48-49页 |
|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注释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