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脾胃募合配穴拔罐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0页
1 研究目的第10页
2 研究方法第10-18页
   ·研究设计第10-12页
     ·总体设计第10-11页
     ·样本含量第11页
     ·随机分组第11-12页
   ·病例的来源与选择第12-14页
     ·病例来源第12页
     ·病例诊断标准第12-13页
     ·病例纳入标准第13页
     ·病例排除标准第13-14页
     ·病例剔除标准第14页
   ·治疗方法第14-16页
     ·试验治疗用具及药品第14页
     ·脾胃募合配穴的选择第14-15页
     ·治疗步骤第15-16页
     ·二组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第16页
     ·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第16页
   ·观察指标与方法第16-17页
     ·临床症候的分级量化第16-17页
     ·病情的分级量化第17页
   ·疗效判定标准第17-18页
   ·统计方法第18页
3 研究结果第18-23页
   ·病例完成情况第18页
   ·临床一般资料第18-19页
     ·二组患者平均年龄比较(见表3)第18页
     ·二组患者病程比较(见表4)第18页
     ·二组患者治疗前病情总评分比较(见表5)第18-19页
     ·二组患者治疗前性别比较(见表6)第19页
     ·二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率比较(见表7)第19页
     ·二组患者体围比较(见表8)第19页
   ·疗效评价第19-21页
     ·二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第19-21页
     ·二组临床疗效评价第21页
   ·不良反应第21页
   ·典型病例第21-22页
   ·结果分析第22-23页
4 讨论第23-31页
   ·单纯性肥胖的中医学病因第23-24页
   ·中医对单纯性肥胖症病机的认识第24页
   ·单纯性肥胖的西医学认识第24-27页
   ·损美评价第27页
   ·脾胃募合配穴选穴的作用机理及运用第27-28页
   ·背部腧穴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第28页
   ·拔罐疗法的作用机理及运用第28-29页
   ·艾灸的作用机理及运用第29页
   ·结论第29-30页
   ·问题与展望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2页
附:肥胖症的中医学研究进展第32-45页
 1.病因病机第32-33页
 2.中国古代文献对肥胖症的治疗记载第33-34页
 3 中医药治疗肥胖症的方法第34-42页
   ·体针疗法第34-36页
   ·耳针疗法第36页
   ·耳体结合疗法第36-37页
   ·穴位埋线疗法第37-38页
   ·推拿手法治疗第38-39页
   ·中药疗法第39-40页
   ·拔罐疗法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表:病例评分第45-47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荣冠酊联合滚针治疗轻型斑秃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成都地区扁平疣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初步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