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动力流量调节方式的节能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变流量系统的发展 | 第10-13页 |
·水泵的变速运行 | 第13-14页 |
·水泵的变台数运行 | 第14-15页 |
·运行台数减少 | 第14-15页 |
·运行台数增加 | 第15页 |
·定速泵和变速泵的并联运行 | 第15-16页 |
·动力分散系统 | 第1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背压对泵与风机变速调节节能效益的影响 | 第18-26页 |
·引言 | 第18页 |
·泵装置的能耗计算 | 第18-19页 |
·变速节能效益的计算方法 | 第19-20页 |
·实例计算及分析 | 第20-23页 |
·扬程随背压的变化 | 第21页 |
·效率随背压的变化 | 第21-22页 |
·节能效益随背压的变化 | 第22-23页 |
·变速节能幅度的估算方法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多泵并联变台数调节的流量预测 | 第26-34页 |
·引言 | 第26页 |
·理论分析 | 第26-28页 |
·水泵并联变台数调节的单泵流量变化 | 第26-27页 |
·(?)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泵的特性对(q|-)的影响 | 第27-28页 |
·背压对(q|-)的影响 | 第28页 |
·计算方法 | 第28-30页 |
·水泵曲线的无量纲处理 | 第28-29页 |
·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0-33页 |
·比转速对(q|-)的影响 | 第31-32页 |
·比转速对(Q|-)的影响 | 第32-33页 |
·变台数调节的流量预测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增加水泵联合工作台数的运行分析 | 第34-40页 |
·引言 | 第34页 |
·理论分析 | 第34-35页 |
·并联增泵 | 第35-37页 |
·串联增泵 | 第37-38页 |
·串并联混合结构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定速泵和变速泵并联运行的能耗分析 | 第40-49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定速泵与变速泵并联运行的能耗计算 | 第40-42页 |
·定速泵和变速泵联合运行的调节范围 | 第42-44页 |
·定速泵和变速泵联合运行的能耗分析 | 第44-48页 |
·效率的变化 | 第44-46页 |
·能耗的比较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流体系统的动力配置与节能 | 第49-59页 |
·序言 | 第49页 |
·常规系统调节阀的能耗 | 第49-56页 |
·设计工况 | 第49-54页 |
·简单系统 | 第49-51页 |
·复杂系统 | 第51-54页 |
·调节工况 | 第54-56页 |
·动力分散系统的结构 | 第56-57页 |
·动力分散系统的应用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