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非血红素铁加氧酶模型配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42页
   ·铁加氧酶第10-17页
     ·细胞色素P-450第10-11页
     ·甲烷单加氧酶第11-14页
     ·铁伯莱梅素第14-15页
     ·儿茶酚内裂解酶第15-17页
   ·非血红素铁加氧酶模型体系第17-40页
     ·非血红素铁加氧酶模型体系概述第17-18页
     ·催化烷烃氧化的非血红素铁加氧酶模型体系第18-31页
     ·儿茶酚内裂解酶模型体系第31-40页
   ·课题构想第40-42页
2 催化烷烃氧化的非血红素铁模型配合物的研究第42-73页
   ·引言第42页
   ·实验部分第42-50页
     ·原料及试剂第42-43页
     ·测试仪器第43页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第43-49页
     ·配合物单晶结构的测定第49页
     ·催化氧化实验第49-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72页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培养第50-51页
     ·配合物Fe2—Fe4的~1H NMR第51-53页
     ·配合物Fe1·0.5CH_3CN、Fe_3、Fe4·2CH_3CN和Fe6的晶体结构第53-60页
     ·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第60-61页
     ·配合物Fe2和Fe4的电化学性质第61-62页
     ·配合物Fe2、Fe3、Fe4和Fe6的催化性能研究第62-70页
     ·配合物Fe3和其结构相似的铁配合物Fe7a和Fe7b催化性能的比较第70-71页
     ·活性中间体的UV-Vis光谱与结构推测第71-72页
   ·小结第72-73页
3 儿茶酚内裂解酶活性中心模型配合物的研究第73-108页
   ·引言第73-74页
   ·实验部分第74-81页
     ·试剂及仪器第74页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第74-79页
     ·配合物单晶结构的测定第79-80页
     ·光谱学滴定第80-81页
     ·配合物儿茶酚1,2-双加氧酶活性的确定第81页
     ·氧化产物的确定第81页
   ·结果与讨论第81-107页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培养第81-84页
     ·配合物Fe9b·CH_2Cl_2、Fe11、Fe12·2CH_3OH和Fe13的晶体结构第84-91页
     ·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第91-95页
     ·UV-Vis光谱学滴定第95-98页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98-100页
     ·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第100-104页
     ·氧化产物的鉴定第104-107页
   ·小结第107-108页
结论第108-109页
创新点摘要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3页
附录A 附图第123-13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南地区成年人体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下一篇:对苏州市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