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紧连控制阀的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2页 |
| ·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 ·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主动控制的发展 | 第10-1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2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性能曲线与调节 | 第12-25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 | 第12-13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 第13-15页 |
| ·压缩机与管网联合工作 | 第15-18页 |
| ·旋转失速和喘振 | 第18-23页 |
| ·旋转失速 | 第18-21页 |
| ·喘振 | 第21-23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的调节 | 第23-24页 |
| ·节流调节 | 第23页 |
| ·变转速调节 | 第23页 |
| ·变压缩机元件调节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3 喘振控制的发展与现状 | 第25-30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被动控制 | 第25-27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被动控制策略 | 第27-28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主动控制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4 离心式压缩机系统模型 | 第30-47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系统模型简介 | 第30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系统理论模型 | 第30-31页 |
| ·叶轮进出口气流速度三角形 | 第31-33页 |
| ·叶轮进口气流速度三角形 | 第31-32页 |
| ·叶轮出口气流速度三角形 | 第32-33页 |
| ·离心式压缩机中的能量损失 | 第33-39页 |
| ·摩擦损失与冲击损失 | 第33-38页 |
| ·离心式压缩机中其他能量损失 | 第38-39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的能量传递 | 第39-41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的转矩 | 第39-40页 |
| ·理想情况下的能量传递 | 第40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的效率 | 第40-41页 |
| ·阻塞对离心式压缩机工作范围的影响 | 第41-42页 |
| ·能量与压力升高之间的关系 | 第42-44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7页 |
| 5 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主动控制 | 第47-58页 |
| ·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主动控制分析 | 第47-48页 |
| ·基于紧连控制阀的离心式压缩机系统模型 | 第48页 |
| ·控制器的设计 | 第48-54页 |
| ·变结构控制简介 | 第48-49页 |
| ·切换函数的选择 | 第49-50页 |
| ·稳定性分析 | 第50-53页 |
| ·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第53-54页 |
| ·仿真 | 第54-56页 |
| ·控制策略的设计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6 离心式压缩机系统的仿真平台设计 | 第58-65页 |
| ·离心式压缩机系统仿真平台功能概述 | 第58-59页 |
| ·组态王与 MATLAB的通讯 | 第59-62页 |
| ·组态王与 MATLAB通讯功能概述 | 第59-60页 |
| ·DDE简介 | 第60-61页 |
| ·MATLAB和组态王的DDE技术 | 第61页 |
| ·MATLAB和组态王之间的DDE通讯 | 第61-62页 |
| ·组态王与 MATLAB混合监控软件开发 | 第62-64页 |
| ·组态王编制人机界面 | 第62-63页 |
| ·MATLAB和组态王的DDE连接 | 第63-64页 |
| ·运行和调试 | 第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附录 A 文章中所使用符号的意义 | 第68-69页 |
| 附录 B 仿真中所使用的数值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