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水分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玉米株高、产量的QTL分析

1 前言第1-27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9-18页
     ·DNA 分子标记技术第9-11页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第11-15页
     ·QTL 定位第15-18页
   ·玉米抗旱性研究概况第18-21页
     ·对玉米抗旱性机制的研究第18-19页
     ·对玉米抗旱性评价指标的研究第19-20页
     ·与玉米抗旱性有关的产量性状遗传研究第20页
     ·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品质、形态发育的影响第20-21页
     ·其它方面第21页
   ·玉米株高、抗旱及产量之间的关系第21-22页
     ·株高与抗旱第21-22页
     ·株高与产量第22页
     ·抗旱性与产量第22页
   ·玉米QTL 定位研究进展第22-27页
     ·玉米抗旱性的QTL 研究进展第23-26页
     ·玉米株高的QTL 研究进展第26-27页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实验材料及来源第27页
     ·作图群体第27页
     ·SSR 分析实验材料及来源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31页
     ·田间试验第27-28页
     ·总DNA 提取、纯化和检测第28-29页
     ·SSR 分析第29-30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30-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43页
   ·SSR 遗传图谱的构建第31-35页
     ·亲本多态性检验第31-32页
     ·群体基因型组成及标记位点的分离情况第32-34页
     ·SSR 连锁图谱的构建第34-35页
   ·QTL 定位及基因效应分析第35-42页
     ·株高QTL 定位及基因效应分析第35-38页
     ·籽粒产量的QTL 定位及基因效应分析第38-42页
   ·玉米株高与产量及抗旱性的相关关系第42-43页
     ·玉米株高与产量的相关性第42-43页
     ·玉米株高与抗旱性的关系第43页
4 讨论第43-47页
   ·遗传图谱的饱和度第43-44页
   ·QTL 的稳定性第44-45页
   ·遗传力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45-46页
   ·本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的比较第46页
   ·展望第46-47页
5 结论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作者简介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颅中窝硬膜外入路颞骨岩部及内听道的显微解剖研究
下一篇:浅谈雕塑与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