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导言 | 第10-12页 |
| 一、作为自然主义作家的德莱塞 | 第12-20页 |
| (一) 关于自然主义 | 第12-15页 |
| 1、“自然主义”概念流变 | 第12页 |
| 2、左拉所确立的自然主义基本文学理论 | 第12-14页 |
| 3、对自然主义基本文学理论的认知 | 第14-15页 |
| (二)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概况及其特点 | 第15-17页 |
| 1、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概况 | 第15-16页 |
| 2、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 | 第16-17页 |
| (三) 德莱塞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 第17-20页 |
| 1、真实 | 第17-18页 |
| 2、欲望是人物行为的基本动机 | 第18-19页 |
| 3、生动的细节描绘 | 第19-20页 |
| 二、德莱塞创作的现代主义表现 | 第20-40页 |
| (一) 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大胆反叛和否定 | 第21-29页 |
| 1、主题的现代性 | 第21-26页 |
| 2、对传统道德的重新审视 | 第26-29页 |
| (二) 试图对终极意义的重新确立 | 第29-36页 |
| 1、艺术的乌托邦 | 第29-32页 |
| 2、宗教的乌托邦 | 第32-36页 |
| (三) 叙事手法的现代性 | 第36-40页 |
| 1、象征 | 第37-38页 |
| 2、意识流 | 第38-40页 |
| 三、从审美心理机制观照德莱塞创作的现代主义特性成因 | 第40-43页 |
| (一) 德莱塞的审美心理气质 | 第40-41页 |
| (二) 德莱塞审美心理气质的形成 | 第41-43页 |
| 1、先天生理气质 | 第41页 |
| 2、个人生活经历 | 第41-42页 |
| 3、主要的哲学思想 | 第42-43页 |
| 四、 从现代主义特性为德莱塞重新定位 | 第43-48页 |
| 结 语 | 第48-49页 |
| 注 释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 谢 | 第53-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