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引言 | 第12页 |
·SRCW结构的特点 | 第12-13页 |
·SRCW结构体系的研究状况 | 第13-18页 |
·SRCW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试验 | 第13-16页 |
·SRCW结构体系的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SRCW结构体系数值模拟 | 第17页 |
·SRCW结构体系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2页 |
2 试件模型的原结构设计 | 第22-36页 |
·试件模型的原结构方案 | 第22页 |
·原结构设计 | 第22-35页 |
·结构荷载取值 | 第23页 |
·结构荷载设计值 | 第23-25页 |
·试件模型的原结构分析与设计 | 第25-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3 SRCW试件模型试验 | 第36-55页 |
·试验目的 | 第36页 |
·试件设计 | 第36-45页 |
·试件尺寸 | 第36-38页 |
·梁柱连接节点设计 | 第38-40页 |
·连接面上抗剪剪力钉设计 | 第40-43页 |
·RC剪力墙钢筋的设计 | 第43-45页 |
·材性试验 | 第45-47页 |
·钢材材性 | 第45-46页 |
·混凝土材性 | 第46页 |
·钢筋材性 | 第46-47页 |
·剪力钉材性 | 第47页 |
·仪表和应变片布置 | 第47-50页 |
·整体性能仪表 | 第47-48页 |
·钢柱上应变片 | 第48页 |
·内填RC剪力墙的仪表和应变片 | 第48-49页 |
·连接面粘接滑移仪表 | 第49页 |
·连接面部位剪力钉上的应变片 | 第49-50页 |
·半刚性节点部位的仪表和应变片 | 第50页 |
·加载方案 | 第50-51页 |
·试验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4 半刚性连接(柱弱轴)SRCW结构试验结果分析 | 第55-108页 |
·半刚性连接(柱弱轴)SRCW结构试件整体性能 | 第55-69页 |
·试验过程描述 | 第55页 |
·试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 第55-60页 |
·RC剪力墙混凝土的开裂与压溃 | 第60-66页 |
·钢框架的屈服 | 第66页 |
·试件延性和耗能性能 | 第66-69页 |
·钢框架和RC剪力墙的局部反应 | 第69-89页 |
·钢框架的受力变形规律 | 第69-85页 |
·RC剪力墙的变形规律 | 第85-89页 |
·钢框架与RC剪力墙连接界面剪力钉的力学性能 | 第89-105页 |
·剪力钉的变形规律 | 第89-104页 |
·中梁连接面上的分离与滑移 | 第104-105页 |
·本文试件SRCW结构的整体受力机理和破坏模态分析 | 第105-107页 |
·本文试件的整体受力机理 | 第105-106页 |
·本文试验试件的破坏模态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8页 |
5 试件模型的塑性机构分析 | 第108-116页 |
·塑性破坏机构模型的介绍 | 第108-110页 |
·本文试件结构的塑性破坏机构的建立与分析 | 第110-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6 SRCW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程序编制 | 第116-150页 |
·SRCW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基础 | 第116-131页 |
·非线性问题及解法 | 第116-118页 |
·材料的本构关系(平面应力问题) | 第118-131页 |
·本文非线性程序的开发 | 第131-147页 |
·本文数值模拟处理 | 第131-132页 |
·SRCW结构数值模拟分析过程 | 第132-145页 |
·SRCW结构数值模拟程序流程图 | 第145-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0页 |
7 有限元程序计算与分析 | 第150-177页 |
·本文试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50-152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50-151页 |
·材性指标 | 第151-152页 |
·本文试件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对比 | 第152-160页 |
·结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第152-153页 |
·结构整体水平刚度 | 第153-155页 |
·RC墙裂缝发展与结构破坏模式 | 第155-156页 |
·结构内力分配 | 第156-160页 |
·半刚接钢框架(柱弱轴)-内填RC剪力墙的有限元分析 | 第160-175页 |
·试件描述 | 第160-161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161-175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总结 | 第175页 |
·本文有限元程序存在的不足和深化研究建议 | 第175-177页 |
8 结论和建议 | 第177-180页 |
·结论 | 第177-178页 |
·试验研究得到的结论 | 第177-178页 |
·塑性破坏机构分析结果 | 第178页 |
·有限元程序分析结论 | 第178页 |
·建议 | 第178-179页 |
·后继工作 | 第179-180页 |
致谢 | 第180-18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