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符号在影视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时代与民族影视现状 | 第8-11页 |
·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符号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民族文化符号的形式类型及其影视魅力 | 第16-28页 |
·民族文化符号的定义域 | 第16-17页 |
·民族文化符号的形式类型 | 第17-20页 |
·民族文化符号在影视中的作用与魅力 | 第20-27页 |
·时空造型魅力 | 第20-21页 |
·丰富的寓意与多样的功能 | 第21-23页 |
·艺术结构形式符号的影视魅力 | 第23-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文化符号在影视中的表达形式及意义 | 第28-50页 |
·从符号形式到影像形式 | 第28-32页 |
·符号物质载体对影视视像风格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符号的几种主要变形形式 | 第34-40页 |
·简化 | 第34-35页 |
·抽象 | 第35-37页 |
·组合 | 第37-40页 |
·从符号意义到影视表现意义 | 第40-49页 |
·“竹”在三部影视作品中的不同作用和意义 | 第41-43页 |
·文化符号在影视中的多层意义 | 第43-47页 |
·色彩的影视审美意义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文化符号的选择与审美的符号 | 第50-57页 |
·影视主题决定文化符号 | 第50-52页 |
·观众与文化符号 | 第52-53页 |
·影视创作者与文化符号 | 第53-55页 |
·作为影视审美的符号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民族风格的影视 | 第57-66页 |
·民族风格影视是民族文化思想的表现 | 第57-61页 |
·虚实手法与中国风格的影视意境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民族影视的创新 | 第66-72页 |
·在继承中创新 | 第66-69页 |
·创新的途径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