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定义 | 第11-12页 |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对蒸发蒸腾量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对蒸发蒸腾量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测定方法 | 第15-18页 |
·风调室法 | 第15页 |
·涡度相关法 | 第15-16页 |
·水量平衡法 | 第16页 |
·蒸渗仪法 | 第16-18页 |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估算方法 | 第18-23页 |
·空气动力学法 | 第18页 |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 第18-20页 |
·遥感方法 | 第20页 |
·空气动力学与能量平衡联立法 | 第20-22页 |
·经验公式法 | 第22-23页 |
·农田能量平衡及其分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25页 |
·作物蒸发蒸腾及土壤蒸发 | 第24页 |
·能量平衡及其分配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5-2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25页 |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试验处理与观测 | 第25-26页 |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测定 | 第26页 |
·棵间土壤蒸发的测定 | 第26-27页 |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第27页 |
·作物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7页 |
·农田小气候的观测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比较研究 | 第28-49页 |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计算 | 第28-29页 |
·蒸渗仪水量平衡法的计算 | 第29页 |
·蒸发蒸腾量的日变化比较分析 | 第29-42页 |
·蒸渗仪实测夏玉米蒸发蒸腾量的日变化 | 第29-31页 |
·波文比估算夏玉米蒸发蒸腾量的日变化 | 第31-33页 |
·夏玉米日蒸发蒸腾量的比较研究 | 第33-36页 |
·蒸渗仪实测冬小麦蒸发蒸腾量的日变化 | 第36-38页 |
·波文比估算冬小麦蒸发蒸腾量的日变化 | 第38-39页 |
·冬小麦日蒸发蒸腾量的比较研究 | 第39-41页 |
·蒸渗仪实测蒸发蒸腾量的影响因子 | 第41-42页 |
·波文比估算蒸发蒸腾量的影响因子 | 第42页 |
·蒸发蒸腾量的逐日变化比较分析 | 第42-46页 |
·蒸渗仪实测夏玉米蒸发蒸腾量的逐日变化 | 第42-43页 |
·波文比计算夏玉米蒸发蒸腾量的逐日变化 | 第43-44页 |
·蒸渗仪实测冬小麦蒸发蒸腾量的逐日变化 | 第44-45页 |
·波文比计算冬小麦蒸发蒸腾量的逐日变化 | 第45-46页 |
·波文比计算蒸发蒸腾量和蒸渗仪实测蒸发蒸腾量的比较 | 第46页 |
·蒸发蒸腾量的影响因素 | 第46-48页 |
·土壤含水量对蒸发蒸腾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叶面积指数对蒸发蒸腾量的影响 | 第47页 |
·太阳净辐射对蒸发蒸腾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棵间土壤蒸发 | 第49-58页 |
·夏玉米叶面蒸腾与棵间土壤蒸发变化规律 | 第49-52页 |
·不同生育阶段蒸发蒸腾量与棵间土壤蒸发量的变化过程 | 第49页 |
·夏玉米生长期蒸腾量(T)和棵间蒸发量(E)与蒸发蒸腾(ET)的关系 | 第49-51页 |
·大田夏玉米叶面蒸腾与棵间土壤蒸发变化规律 | 第51页 |
·阶段蒸发蒸腾量占总蒸发蒸腾量的比例的变化 | 第51页 |
·年际间棵间蒸发总量与叶面蒸腾总量的变化 | 第51-52页 |
·冬小麦叶面蒸腾与棵间土壤蒸发变化规律 | 第52-54页 |
·不同生育阶段蒸发蒸腾量与棵间土壤蒸发量的变化过程 | 第52-53页 |
·日均蒸发蒸腾量与棵间土壤蒸发量的变化过程 | 第53页 |
·生长期蒸腾量(T)和棵间蒸发量(E)与蒸发蒸腾(ET)的关系 | 第53页 |
·冬小麦叶面蒸腾与棵间土壤蒸发变化规律 | 第53-54页 |
·阶段蒸发蒸腾量占总蒸发蒸腾量的比例的变化 | 第54页 |
·冬小麦年际间棵间蒸发总量和蒸腾总量的变化 | 第54页 |
·棵间土壤蒸发的影响因素 | 第54-57页 |
·表层土壤含水量与棵间土壤蒸发之间的关系 | 第54-55页 |
·土壤蒸发占蒸发蒸腾的比例(E/ET)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 | 第55-56页 |
·气温对棵间蒸发的影响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农田能量平衡及其分配研究 | 第58-84页 |
·夏玉米能量分量的日变化及其分配 | 第58-67页 |
·夏玉米太阳总辐射的日变化 | 第58-60页 |
·夏玉米太阳净辐射的日变化 | 第60-61页 |
·夏玉米潜热通量的日变化 | 第61-63页 |
·夏玉米显热通量的日变化 | 第63-64页 |
·夏玉米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 | 第64-65页 |
·典型天气情况下夏玉米的能量平衡分量及其比值 | 第65-67页 |
·冬小麦能量分量的日变化及其分配 | 第67-75页 |
·冬小麦太阳总辐射的日变化 | 第67-68页 |
·冬小麦太阳净辐射的日变化 | 第68-70页 |
·冬小麦潜热通量的日变化 | 第70-71页 |
·冬小麦显热通量的日变化 | 第71-72页 |
·冬小麦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 | 第72-73页 |
·典型天气情况下冬小麦的能量平衡分量及其比值 | 第73-75页 |
·夏玉米能量分量的逐日变化 | 第75-77页 |
·太阳总辐射的逐日变化 | 第76页 |
·太阳净辐射的逐日变化 | 第76页 |
·潜热通量的逐日变化 | 第76页 |
·显热通量的逐日变化 | 第76页 |
·土壤热通量的逐日变化 | 第76-77页 |
·冬小麦能量分量的逐日变化 | 第77-79页 |
·太阳总辐射的逐日变化 | 第77页 |
·太阳净辐射的逐日变化 | 第77-78页 |
·潜热通量的逐日变化 | 第78-79页 |
·显热通量的逐日变化 | 第79页 |
·土壤热通量的逐日变化 | 第79页 |
·能量的季节分配 | 第79-82页 |
·太阳总辐射和太阳净辐射的季节分配 | 第79-80页 |
·太阳净辐射和潜热通量的季节分配 | 第80-81页 |
·显热通量的季节分配 | 第81页 |
·土壤热通量的季节分配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作者简介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