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的理论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 | 第11-12页 |
·西方社会结构理论 | 第12-13页 |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论探索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6-18页 |
·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页 |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改革开放前后地位状况对比 | 第20-32页 |
·术语界定 | 第20-24页 |
·改革开放以前,国有企业在岗普通职工的内涵 | 第20-21页 |
·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在岗普通职工的内涵 | 第21-24页 |
·改革开放前后政治地位对比 | 第24-27页 |
·改革开放以前,国有企业在岗普通职工的政治地位 | 第24-26页 |
·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在岗普通职工的政治地位 | 第26-27页 |
·改革前后经济地位对比 | 第27-32页 |
·改革开放以前,国有企业在岗普通职工的经济地位 | 第27-29页 |
·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在岗普通职工的经济地位 | 第29-32页 |
第3章 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改革开放以前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国家意识形态资源 | 第32-33页 |
·国际环境因素 | 第33页 |
·相关政策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出台 | 第33-34页 |
·改革开放以后的原因分析 | 第34-40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拉开了贫富差距 | 第35-36页 |
·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 第36-38页 |
·全球化的发展和国有企业职工的个体主观因素 | 第38-40页 |
第4章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40-50页 |
·认同危机 | 第40-41页 |
·在企业中行为消极 | 第41-44页 |
·劳动行为的消极性 | 第42-43页 |
·制度行为的被动性,修改性执行 | 第43页 |
·参议行为的约束性和形式性 | 第43-44页 |
·社会生活中潜藏的危机 | 第44-50页 |
·贫富差距的扩大 | 第44-47页 |
·改革之后发生的利益重组迅速地拉大了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 | 第47-50页 |
第5章 发展趋势分析 | 第50-59页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原生制度的辨证和谐关系 | 第50-52页 |
·明确国有企业在岗普通职工具有的权利身份 | 第50-51页 |
·明确国有企业在岗普通职工具有的义务 | 第51-52页 |
·国有企业在岗普通职工的发展趋势 | 第52-56页 |
·从数量上看,国企在岗普通职工的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 第52-54页 |
·从素质上看,国企在岗普通职工的素质有较大提高 | 第54-56页 |
·从总体结构上看,国企在岗普通工人的逐步灰领化,农民工的逐步产业工人化 | 第56页 |
·政策建议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