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综述 | 第8-24页 |
·TiO_2 光催化发展历程 | 第8-9页 |
·TiO_2 光催化基本机理 | 第9-13页 |
·TiO_2 的晶体结构 | 第9-10页 |
·TiO_2 的能带结构 | 第10-11页 |
·TiO_2 的表面化学吸附 | 第11页 |
·TiO_2 光催化机制和光催化过程 | 第11-13页 |
·改善TiO_2 光催化性能的主要方式 | 第13-17页 |
·金属离子的掺杂 | 第13-15页 |
·表面贵金属沉积 | 第15页 |
·半导体的修饰 | 第15-17页 |
·表面活性剂和高聚物对TiO_2 表面的修饰 | 第17页 |
·TiO_2 光催化剂的用途 | 第17-21页 |
·水处理 | 第18-19页 |
·空气净化、除臭 | 第19-20页 |
·抗菌、防霉、抗病毒 | 第20页 |
·构筑防雾、自清洁材料 | 第20-21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 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4-34页 |
·实验设备及试剂 | 第24-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主要设备 | 第24-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34页 |
·浸渍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粉体 | 第25页 |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粉体的表征 | 第25-28页 |
·二氧化钛悬浮体系的光催化反应 | 第28-30页 |
·甲醛降解的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二氧化钛复合粉体颜色稳定性能测试 | 第31页 |
·棉布织物抗菌功能改性制备方法 | 第31-32页 |
·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 第32-34页 |
3 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能研究 | 第34-52页 |
·不同稀土元素掺杂锐钛型二氧化钛 | 第34-35页 |
·纳米TiO_2 对Ce~(4+)的吸附 | 第35-37页 |
·pH 值对TiO_2 吸附铈离子的影响 | 第35-36页 |
·Ce~(4+)存在对纳米TiO_2 水相体系Zeta 电位的影响 | 第36-37页 |
·铈掺杂对二氧化钛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焙烧温度对TiO_2晶相结构的影响 | 第38-41页 |
·透射电镜测试 | 第41-42页 |
·红外光谱测试 | 第42-43页 |
·铈掺杂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性能研究 | 第43-49页 |
·甲基橙的吸附实验 | 第43-44页 |
·Ce 掺杂浓度对Ce/TiO_2 复合粉体光催化能力的影响 | 第44-46页 |
·焙烧温度对Ce/TiO_2 复合粉体光催化能力的影响 | 第46-48页 |
·Ce 掺杂对TiO_2 晶胞体积的影响 | 第48-49页 |
·铈掺杂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醛性能研究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4 银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能研究 | 第52-75页 |
·银掺杂锐钛型TiO_2的制备研究 | 第52-60页 |
·锐钛型纳米TiO_2 的分散处理 | 第52-55页 |
·分散剂的浓度对纳米TiO_2 吸附银离子的影响 | 第55-56页 |
·pH 值对银吸附效率的影响 | 第56页 |
·银的初始掺杂量对银吸附效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样品的XRD 图谱分析 | 第57-58页 |
·样品的抗菌性能测试结果 | 第58页 |
·样品的颜色稳定性能 | 第58-59页 |
·初步的应用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页 |
·银掺杂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制备研究 | 第60-75页 |
·复合粉体制备条件影响 | 第60-62页 |
·复合粉体性能表征 | 第62-65页 |
·复合粉体在抗菌纯棉织物的应用 | 第65-69页 |
·小结 | 第69-75页 |
5 结论 | 第75-78页 |
·铈掺杂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复合粉体性能研究 | 第75-76页 |
·银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研究 | 第76-78页 |
6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7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84-86页 |
9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