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1-1 课题的工程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1-2 转子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1-3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 | 第10-12页 |
| §1-4 非线性转子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 第12-14页 |
| 1-4-1 Poincare影射 | 第12页 |
| 1-4-2 分岔图 | 第12-13页 |
| 1-4-3 频谱图 | 第13页 |
| 1-4-4 转子系统的概周期运动与混沌运动 | 第13-14页 |
| §1-5 工作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裂纹转子的数学模型 | 第15-24页 |
| §2-1 引言 | 第15页 |
| §2-2 裂纹转子的数学模型 | 第15-17页 |
| 2-2-1 线性周期时变系统模型 | 第15-16页 |
| 2-2-2 非线性涡动模型 | 第16-17页 |
| 2-2-3 考虑转子圆盘倾角的非线性涡动模型 | 第17页 |
| §2-3 裂纹轴的刚度模型及计算 | 第17-22页 |
| 2-3-1 裂纹轴的刚度模型 | 第17-19页 |
| 2-3-2 裂纹转子刚度的计算方法 | 第19-22页 |
| §2-4 开关函数 | 第22-23页 |
| 2-4-1 方波模型 | 第22页 |
| 2-4-2 余弦波模型 | 第22页 |
| 2-4-3 Nelson 模型 | 第22-23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裂纹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24-34页 |
| §3-1 引言 | 第24页 |
| §3-2 裂纹转子刚度模型 | 第24-26页 |
| §3-3 裂纹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26-27页 |
| §3-4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第27-33页 |
| 3-4-1 转速比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 | 第27-32页 |
| 3-4-2 偏心量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 §3-5 结论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裂纹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34-45页 |
| §4-1 引言 | 第34页 |
| §4-2 油膜力模型 | 第34-36页 |
| §4-3 轴承—裂纹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36-38页 |
| §4-4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第38-44页 |
| §4-5 结论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轴承—裂纹转子—机匣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第45-58页 |
| §5-1 引言 | 第45页 |
| §5-2 碰摩力模型 | 第45-46页 |
| §5-3 轴承—裂纹转子—机匣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46-49页 |
| §5-4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第49-57页 |
| 5-4-1 转速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 | 第49-53页 |
| 5-4-2 偏心量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57页 |
| §5-5 结论 | 第57-5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