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4页 |
|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 | 第8-15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特点及组成 | 第15-22页 |
| ·二次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特点 | 第15-19页 |
|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 第19-22页 |
|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2-31页 |
| ·常见几类正极材料结构特征及性能对比 | 第23-27页 |
| ·LiCoO_2 制备的研究进展 | 第27-31页 |
| ·影响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因素 | 第31-32页 |
| ·间题的提出与设想 | 第32-34页 |
| ·间题提出 | 第32页 |
| ·实验设想 | 第32-34页 |
| 第二章 试验方案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34-44页 |
| ·原料与试剂规格 | 第34-35页 |
| ·试验工艺流程 | 第35-42页 |
| ·溶液中钴﹑锂离子定量分析 | 第35-39页 |
| ·共沉淀法从废旧电池中回收并制备超细 LiCoO_2 | 第39-40页 |
| ·包覆沉淀法回收制备超细 LiCoO_2 | 第40-41页 |
| ·草酸沉淀法制备超细钴酸锂 | 第41-42页 |
| ·样晶测试 | 第42-44页 |
| ·差热分析 | 第42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42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2页 |
| ·Raman 光谱分析 | 第42页 |
| ·比表面积分析 | 第42-43页 |
|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共沉淀法从废旧电池中回收并制备超细 LiCoO_2 | 第44-68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试验过程 | 第44-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66页 |
| ·浸取过程分析 | 第45-51页 |
| ·共沉淀过程分析 | 第51-55页 |
| ·超细 LiCoO_2 粉体研究 | 第55-66页 |
| ·小结 | 第66-68页 |
| 第四章 包覆沉淀回收制备超细 LiCoO_2 | 第68-88页 |
| ·引言 | 第68-69页 |
| ·试验过程 | 第69-7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0-86页 |
| ·各种工艺参数对溶解锂钴氧化物的影响 | 第70-71页 |
| ·包覆沉淀过程分析 | 第71-76页 |
| ·LiCoO_2 粉体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76-86页 |
| ·小结 | 第86-88页 |
| 第五章 草酸沉淀法制备超细钴酸锂 | 第88-99页 |
| ·引言 | 第88-89页 |
| ·实验过程 | 第89-91页 |
| ·实验流程 | 第89页 |
| ·工艺原理 | 第89-9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1-98页 |
| ·超细草酸钴和草酸锂粒子的制备及形貌与粒度控制 | 第91-96页 |
| ·前躯体对煅烧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96-98页 |
| ·小结 | 第98-9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99-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10页 |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0-111页 |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