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概述 | 第1-14页 |
| ·引言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基本特点及变化原因 | 第10-11页 |
| ·天然情况下黄河水沙的基本特点 | 第10页 |
| ·人为因素作用下水沙的变化特点 | 第10页 |
| ·水沙条件变化的主要原因 | 第10-11页 |
| ·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 | 第11-12页 |
| ·河道冲淤演变特点 | 第11页 |
| ·下游河势变化 | 第11-12页 |
| ·河道断面形态调整 | 第1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本文工作的意义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黄河下游水沙特点 | 第14-27页 |
| ·水沙沿时间变化 | 第14-17页 |
| ·水沙沿程变化 | 第17-23页 |
| ·单位河长水沙变化值定义 | 第18页 |
| ·年水量沿程变化 | 第18-21页 |
| ·年沙量沿程变化 | 第21-23页 |
| ·流量和输沙率的脉动变化 | 第23-26页 |
| ·流量和输沙量脉动强度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黄河下游平面河势分析 | 第27-39页 |
| ·黄河下游河势概况 | 第27-29页 |
| ·黄河下游河道概况及变化特点 | 第29-33页 |
| ·河道弯曲系数 | 第29页 |
| ·河道弯曲系数定义 | 第29页 |
| ·黄河下游河南段上世纪70、80、90 年代河道弯曲系数特点 | 第29页 |
| ·黄河下游小浪底-孙口集主要河弯及其分类 | 第29-30页 |
| ·节点和河道摆动幅度 | 第30-33页 |
| ·70 年代-02 年河弯发育概况及河弯要素变化特点 | 第33-38页 |
| ·河弯密度 | 第33-34页 |
| ·河弯几何特征 | 第34-38页 |
| ·河弯几何特征定义 | 第34-35页 |
| ·河弯几何特征变化 | 第35-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平面河势变化与来水来沙的关系 | 第39-60页 |
| ·典型河弯变化与水沙的关系 | 第39-52页 |
| ·按河道受边界控制程度对河弯分类 | 第39-40页 |
| ·典型河弯变化趋势 | 第40-43页 |
| ·自由演变状态河弯 | 第40-41页 |
| ·一级受控状态河弯 | 第41-42页 |
| ·二级受控状态河弯 | 第42-43页 |
| ·典型河弯变化与来水来沙的关系 | 第43-52页 |
| ·自由状态河弯演变趋势及其与来水来沙的关系 | 第43-47页 |
| ·受控状态河弯演变趋势及其与来水来沙的关系 | 第47-52页 |
| ·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河弯发育与来水来沙的关系 | 第52-58页 |
| ·河床惯性、河弯特征的定义 | 第52-53页 |
| ·河弯特征与来水来沙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56页 |
| ·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 | 第53-54页 |
| ·河弯特征与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55页 |
| ·河弯特征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55-56页 |
| ·与河弯发育相关性最好的各年径流量相对权重 | 第56-57页 |
| ·河弯特征与水沙的函数关系初探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河道运动强度 | 第60-65页 |
| ·河道运动强度与水流移床力的定义 | 第60-61页 |
| ·河道运动强度与脉动流量和流沙比的关系 | 第61-62页 |
| ·河道运动强度与自由河宽的关系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黄河下游纵剖面、横断面特征及其与水沙变化的关系 | 第65-74页 |
| ·1960-1997 年黄河下游水沙变化特点 | 第65-68页 |
| ·来水变化特点 | 第65-66页 |
| ·来沙变化特点 | 第66-67页 |
| ·洪水频率、洪峰流量、洪水含沙浓度变化 | 第67-68页 |
| ·1960-1997 年黄河下游纵剖面、横断面特征 | 第68-72页 |
| ·黄河下游主槽平均河床高程变化 | 第68-70页 |
| ·黄河下游河相系数、平滩河宽、平滩水深变化 | 第70-72页 |
| ·黄河下游河相系数变化特点 | 第70-71页 |
| ·黄河下游平滩河宽变化特点 | 第71页 |
| ·黄河下游平滩水深变化特点 | 第71-72页 |
| ·黄河下游纵剖面、横断面变化与来水来沙的关系 | 第72-73页 |
| ·黄河下游纵剖面变化与来水来沙的关系 | 第72-73页 |
| ·黄河下游横断面变化与来水来沙的关系 | 第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 声明与致谢 | 第78-7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