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6页 |
二、研究目的、问题及现实意义 | 第6-7页 |
三、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7-8页 |
四、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8-9页 |
第一章 采访权的依据和性质 | 第9-21页 |
第一节 采访与采访权的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一、采访的定义 | 第9-10页 |
二、采访权的定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采访权的法理来源 | 第11-18页 |
一、采访权的法律依据 | 第12-16页 |
二、社会对记者采访活动的认可和需要 | 第16-18页 |
第三节 采访权的性质 | 第18-21页 |
一、理论界有关“采访权”性质的讨论 | 第18-19页 |
二、“采访权”性质的辨析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对采访权的合法限制 | 第21-31页 |
第一节 采访权与国家秘密 | 第21-23页 |
一、有关禁止泄露国家秘密的规定 | 第21-22页 |
二、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处罚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采访权与商业秘密 | 第23-24页 |
第三节 采访权与隐私权 | 第24-28页 |
一、对隐私权的保护 | 第24-26页 |
二、隐私权与采访权的平衡 | 第26-28页 |
第四节 采访权与其他法律限制 | 第28-31页 |
一、采访权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 第28页 |
二、采访权与妇女权益保障 | 第28页 |
三、有关法庭审判活动的采访权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对采访权的非法、不合理限制 | 第31-46页 |
第一节 以暴力手段侵害采访权的案例:近年来记者被打事件分析 | 第31-39页 |
一、2000 年至2004 年7 月记者被打的案例 | 第31-37页 |
二、案例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二节 以非暴力手段侵害采访权的案例 | 第39-41页 |
一、被采访者随意取消记者的采访资格 | 第39-40页 |
二、被采访者向记者索要采访费 | 第40页 |
三、被采访者拍卖新闻记者的采访权 | 第40-41页 |
第三节 记者采访权遭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一、新闻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强和各方利益的冲突 | 第41-43页 |
二、法制的缺失 | 第43页 |
三、媒体社会功能的变迁 | 第43-44页 |
第四节 记者采访权受到非法限制时的基本保护方法 | 第44-46页 |
第四章 采访权的保障 | 第46-55页 |
第一节 通过法律法规、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来保护采访权 | 第46-50页 |
一、应出台舆论监督法 | 第46-48页 |
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台及意义 | 第48-50页 |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加强自律,提高采访技巧 | 第50-55页 |
一、加强新闻界的自律 | 第50-53页 |
二、努力提高采访技巧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