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40页 |
·木瓜蛋白酶粗品及组成 | 第19-22页 |
·木瓜凝乳蛋白酶 | 第22-29页 |
·木瓜凝乳蛋白酶的命名与亚型 | 第22-24页 |
·木瓜凝乳蛋白酶的立体结构 | 第24-26页 |
·Cp抗原决定簇(表位)与IgE抗体 | 第26-27页 |
·木瓜凝乳蛋白酶的理化性质 | 第27页 |
·木瓜凝乳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 第27-29页 |
·木瓜凝乳蛋白酶的应用 | 第29-30页 |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第29页 |
·Rh血型鉴定 | 第29-30页 |
·辅助治疗肿瘤 | 第30页 |
·用于消炎和助消化 | 第30页 |
·用于医学研究和分离细胞 | 第30页 |
·免疫学、免疫检测技术概述 | 第30-34页 |
·抗原与抗体 | 第30-31页 |
·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31-33页 |
·免疫检测方法概述 | 第33-34页 |
·酶分子的化学修饰 | 第34-38页 |
·化学修饰及药用酶蛋白化学修饰的意义 | 第34-35页 |
·化学修饰使酶蛋白改性的原理 | 第35页 |
·PEG化学修饰的方法 | 第35-37页 |
·修饰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 第3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7-38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38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第二章 木瓜凝乳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 第40-52页 |
·前言 | 第40-41页 |
·实验材料 | 第41-44页 |
·木瓜蛋白酶粗粉 | 第41页 |
·主要试剂 | 第41-42页 |
·常用试剂配制 | 第42-43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7页 |
·木瓜凝乳蛋白酶水解活力测定 | 第44页 |
·木瓜凝乳蛋白酶凝乳活力的测定 | 第44-45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45页 |
·激活酶液和未激活酶液SDS-PAGE电泳比较 | 第45-46页 |
·Cp的分离纯化 | 第46页 |
·超滤和冰冻干燥 | 第46-47页 |
·SDS-PAGE电泳分析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蛋白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 第47页 |
·SDS-PAGE电泳结果比较 | 第47-49页 |
·木瓜凝乳蛋白酶的CMC分离纯化 | 第49页 |
·Cp收集液的超滤及冰冻干燥 | 第49页 |
·Cp的分离纯化结果 | 第49-50页 |
·SDS-PAGE纯度鉴定 | 第50-51页 |
·Cp的大量纯化及制备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木瓜凝乳蛋白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52-64页 |
·前言 | 第52页 |
·实验材料 | 第52-54页 |
·木瓜凝乳蛋白酶(Cp) | 第52页 |
·实验动物 | 第52页 |
·主要试剂 | 第52-53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53-54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9页 |
·H_2O_2的可逆抑制作用 | 第54-55页 |
·Cp的三种抗原形式 | 第55页 |
·Cp多克隆抗血清制备 | 第55-56页 |
·抗血清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 | 第56-57页 |
·抗血清效价检测—间接ELISA法 | 第57页 |
·结果判定 | 第57-58页 |
·数据处理 | 第58页 |
·抗原抗体最适工作浓度的测定 | 第58-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H_2O_2的可逆抑制作用 | 第59页 |
·抗血清的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及ELISA法测定 | 第59-62页 |
·统计分析结果 | 第62页 |
·抗原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的测定结果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木瓜凝乳蛋白酶的mPEG化学修饰 | 第64-81页 |
·前言 | 第64-65页 |
·实验材料 | 第65-67页 |
·木瓜凝乳蛋白酶(Cp) | 第65页 |
·主要试剂 | 第65-66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66-67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71页 |
·活化修饰剂mPEG_1的制备 | 第67-68页 |
·活化修饰剂mPEG_2的制备 | 第68页 |
·活化mPEG_1对Cp的修饰(无保护下) | 第68页 |
·活化mPEG_1对Cp的修饰(ATEE底物保护下) | 第68页 |
·活化mPEG_2对Cp的修饰(无保护下) | 第68-69页 |
·活化mPEG_2对Cp的修饰(ATEE底物保护下) | 第69页 |
·酶活力的测定(以酪蛋白为底物) | 第69页 |
·酶活力的测定(以BAEE为底物) | 第69页 |
·氨基残留率(平均修饰度)测定 | 第69-70页 |
·各修饰酶的抗原抗体结合力检测 | 第70页 |
·pH值对mPEG_1化学修饰的影响 | 第70-71页 |
·反应温度对mPEG_1化学修饰的影响 | 第71页 |
·修饰时间对mPEG_1化学修饰的影响 | 第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80页 |
·mPEG_1对Cp化学修饰效果的影响 | 第71-75页 |
·mPEG_2对Cp化学修饰效果的影响 | 第75-77页 |
·mPEG_1、mPEG_2对Cp化学修饰效果的比较与筛选 | 第77-78页 |
·pH值对mPEG_1修饰效果的影响 | 第78页 |
·反应温度对mPEG_1化学修饰的影响 | 第78-79页 |
·修饰时间对mPEG_1化学修饰的影响 | 第79-80页 |
·PEG化学修饰Cp的最佳修饰条件的优化 | 第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木瓜凝乳蛋白酶mPEG_1修饰产物的检测与分析 | 第81-94页 |
·前言 | 第81-82页 |
·实验材料 | 第82-83页 |
·木瓜凝乳蛋白酶mPEG_1修饰产物 | 第82页 |
·主要试剂 | 第82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82-83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83页 |
·实验方法 | 第83-86页 |
·修饰产物的毛细管电泳检测与分析 | 第83-84页 |
·mPEG_1-Cp水解酶活力测定 | 第84页 |
·平均修饰度测定 | 第84页 |
·抗原抗体结合力测定 | 第84-85页 |
·mPEG_1-Cp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85页 |
·mPEG_1-Cp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 第85-8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6-93页 |
·毛细管电泳对修饰产物组分及分子量的测定与分析 | 第86-88页 |
·mPEG_1-Cp的平均修饰度、酶活力、免疫原性及体内活力半衰期的测定 | 第88-89页 |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89-91页 |
·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 第9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mPEG_1-Cp部分酶学、药物生物学性质研究 | 第94-106页 |
·前言 | 第94页 |
·实验材料 | 第94-96页 |
·酶 | 第94页 |
·实验动物 | 第94页 |
·主要试剂 | 第94-95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95-96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96页 |
·实验方法 | 第96-98页 |
·酶水解活力测定(酪蛋白为底物,下同) | 第96页 |
·修饰酶的Km~(app)与原酶Km测定(酪蛋白为底物) | 第96页 |
·mPEG_1-Cp与Cp最适pH、pH稳定性比较 | 第96-97页 |
·mPEG_1-Cp与Cp最适反应温度、热稳定性比较 | 第97页 |
·mPEG_1-Cp与Cp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的比较 | 第97页 |
·mPEG_1-Cp与Cp体内活性半衰期比较(药代动力学) | 第97页 |
·mPEG_1-Cp与Cp等电点pI比较 | 第97-9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5页 |
·mPEG_1-Cp表观米氏常数Km~(app)、Cp米氏常数Km比较 | 第98-99页 |
·mPEG_1-Cp与Cp最适pH及pH稳定性比较 | 第99-100页 |
·mPEG_1-Cp与Cp最适温度及热稳定性比较 | 第100-102页 |
·mPEG_1-Cp与Cp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的比较 | 第102-103页 |
·mPEG_1-Cp与Cp体内活性半衰期比较(药动学) | 第103-104页 |
·mPEG_1-Cp与Cp等电点pI值的测定 | 第104-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8页 |
在学期间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