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心力衰竭病的实质 | 第8页 |
·治疗心力衰竭病的药物 | 第8-21页 |
·强心苷类 | 第9-14页 |
·非苷类 | 第14-18页 |
·改善血循环类药物 | 第18-19页 |
·利尿剂 | 第19页 |
·β-受体阻滞剂 | 第19-21页 |
第二章:立题依据及化合物的设计 | 第21-32页 |
·先导化合物的产生 | 第22-24页 |
·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 第22页 |
·以生物化学或药理学为基础的先导物 | 第22-23页 |
·药物的副作用作为先导物 | 第23-24页 |
·药物合成的中间体作为先导物 | 第24页 |
·用普筛方法发现先导物 | 第24页 |
·化合物的优化 | 第24-26页 |
·剖裂和拼合 | 第24-25页 |
·局部修饰 | 第25-26页 |
·电子等排体 | 第26页 |
·手性 | 第26-28页 |
·匹莫苯结构剖析 | 第28-30页 |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及反应条件探索 | 第32-41页 |
·匹莫苯合成路线设计 | 第32-38页 |
·反应条件探索 | 第38-41页 |
·付-克丙酰化反应条件探索 | 第38-39页 |
·溴代反应条件探索 | 第39页 |
·氨基硝基物的还原 | 第39-40页 |
·苯并咪唑成环条件的探索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第41-49页 |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41页 |
·化学实验 | 第41-46页 |
·目标化合物的MS、IR及~1H-NMR数据见表4-1(图见附录) | 第46-48页 |
·目标化合物的元素分析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62页 |
第六章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