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页 |
| 一、人身危险性理论的产生及其影响 | 第7-15页 |
| (一) 人身危险性理论的产生 | 第7-9页 |
| (二) 人身危险性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9-13页 |
| (三) 人身危险性理论对刑法理论的影响 | 第13-15页 |
| 二、人身危险性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5-25页 |
| (一) 人身危险性的概念 | 第15-20页 |
| (二) 人身危险性的特征 | 第20-22页 |
| (三) 三组概念的比较 | 第22-25页 |
| 三、影响人身危险性的因素及其现实表征 | 第25-35页 |
| (一) 影响人身危险性的因素 | 第25-29页 |
| (二) 人身危险性的现实表征 | 第29-33页 |
| (三) 人身危险性的预测 | 第33-35页 |
| 四、人身危险性理论在刑法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35-44页 |
| (一) 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的关系 | 第35-38页 |
| (二) 我国对人身危险性地位的观点 | 第38-42页 |
| (三) 人身危险性是刑事责任大小的根据之一 | 第42-44页 |
| 五、人身危险性理论影响刑罚的方式 | 第44-51页 |
| (一) 刑罚立法阶段 | 第45-47页 |
| (二) 刑罚裁量阶段 | 第47-49页 |
| (三) 刑罚执行阶段 | 第49-51页 |
| 注释 | 第51-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提要 | 第6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