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胞自动机生成的时间序列的复杂性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 第8-18页 |
| 第一章 元胞自动机简介 | 第18-25页 |
| 1.1 引言 | 第18-19页 |
| 1.2 元胞自动机的定义 | 第19-20页 |
| 1.3 元胞自动机的分类问题 | 第20-22页 |
| 1.4 元胞自动机的极限语言和演化语言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时间序列的复杂性分析 | 第25-37页 |
| 2.1 引言 | 第25页 |
| 2.2 禁止字 | 第25-27页 |
| 2.3 计算机搜索 | 第27-29页 |
| 2.4 第Ⅰ类:满射 | 第29-32页 |
| 2.4.1 子类Ⅰ.1 | 第29-30页 |
| 2.4.2 子类Ⅰ.2 | 第30-32页 |
| 2.5 第Ⅱ类:有限补正规情况 | 第32-33页 |
| 2.6第Ⅲ类:无限补正规情况 | 第33-34页 |
| 2.7 第Ⅳ类:非正规情况 | 第34-35页 |
| 2.8 讨论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27号元胞自动机 | 第37-45页 |
| 3.1 引言 | 第37页 |
| 3.2 定理3.1的证明 | 第37-45页 |
| 第四章 56号元胞自动机 | 第45-59页 |
| 4.1 引言 | 第45页 |
| 4.2 用计算机进行搜索的实验结果 | 第45-46页 |
| 4.3 主要结果 | 第46-47页 |
| 4.4 定理4.1的证明 | 第47-56页 |
| 4.5 定理4.2和定理4.3的证明 | 第56-59页 |
| 附录A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介绍 | 第59-64页 |
| A.1 引言 | 第59页 |
| A.2 基本概念 | 第59-60页 |
| A.3 四类语言与四类自动机 | 第60-61页 |
| A.4 正规语言与有限自动机 | 第61-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