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第1-20页 |
第一节 工业遗产旅游概念的界定 | 第9-15页 |
一、工业遗产旅游在国外的兴起 | 第9-10页 |
二、工业遗产旅游概念的界定 | 第10-13页 |
三、工业遗产旅游特点分析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一、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本文创新点 | 第18页 |
三、文章整体结构框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现实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 | 第22-25页 |
第三节 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第25-30页 |
一、工业考古学科体系的缺失 | 第25页 |
二、缺乏导火索—西方“逆工业化”浪潮 | 第25-27页 |
三、中国独特政经背景导致社会工业遗产意识的极度匾乏 | 第27-28页 |
四、现代高科技引发工业遗产的“消亡”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价值和效应分析 | 第30-40页 |
第一节 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价值分析 | 第30-33页 |
一、历史文化价值 | 第30页 |
二、知识传授价值 | 第30-31页 |
三、观赏娱乐价值 | 第31页 |
四、文物保护价值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潜力分析 | 第33-35页 |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机遇 | 第33-34页 |
二、“东北亚旅游圈”的实施推动 | 第34页 |
三、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体现 | 第34-35页 |
四、大连市传统手工技艺的复兴 | 第35页 |
第三节 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效应分析 | 第35-40页 |
一、从企业角度分析开发效应 | 第36-37页 |
二、从游客角度分析开发效应 | 第37页 |
三、从当地居民角度分析开发效应 | 第37-38页 |
四、从政府角度分析开发效应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 第40-61页 |
第一节 客源市场的开拓 | 第42-47页 |
一、分析客源构成,定位目标市场 | 第42-45页 |
二、根据游客类型宣传和设计产品主题 | 第45-46页 |
三、开发购物市场,满足游客购物需求 | 第46-47页 |
第二节 资源市场的开发 | 第47-53页 |
一、工业遗产旅游的产品开发模式 | 第47-48页 |
二、促进基础游乐设施建设—CI理论的运用 | 第48-50页 |
三、基于旅游行为活动层次理论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开发 | 第50-51页 |
四、推动区域性旅游联合开发 | 第51-53页 |
第三节 媒介市场的完善 | 第53-55页 |
一、建立通畅的旅游信息传播渠道 | 第53-54页 |
二、促进旅游开发的软环境建设 | 第54-55页 |
第四节 旅游内部环境的改善 | 第55-61页 |
一、确保旅游开发独立性 | 第55-56页 |
二、建立有效的政府—企业权责关系 | 第56-57页 |
三、实现工业遗产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TCR行动计划 | 第57-61页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65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