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一) 财务管理是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手段 | 第9页 |
(二) 财务管理是适应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需要 | 第9-10页 |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现状 | 第10-11页 |
三、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 第12-17页 |
一、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内容 | 第12-14页 |
(一) 商业银行的资金融通 | 第12页 |
(二) 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管理 | 第12-13页 |
(三)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 第13-14页 |
(四) 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 | 第14页 |
(五) 商业银行的收益分配 | 第14页 |
二、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特点 | 第14-17页 |
(一) 财务信息收集反馈方面的困难 | 第15页 |
(二) 资金预算的复杂性 | 第15页 |
(三) 投资管理工作的多样化 | 第15-16页 |
(四) 高风险对财务工作的高要求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7-23页 |
一、财务决策与约束机制缺陷 | 第17-18页 |
二、信贷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 第18-19页 |
三、财务信息系统落后制约银行发展 | 第19-20页 |
(一) 财务会计核算层的缺陷 | 第19页 |
(二) 财务决策支持层的缺陷 | 第19-20页 |
四、财务控制功能失效 | 第20-23页 |
(一) 对内部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 第20-21页 |
(二) 缺乏有效的监控预警体系 | 第21-23页 |
第四章 中西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差异分析 | 第23-30页 |
一、财务管理体系的差异 | 第23-24页 |
二、财务管理理念的差异 | 第24-25页 |
(一) 战略成本理念 | 第24页 |
(二) 源流式成本管理理念 | 第24-25页 |
(三) 持续成本改进理念 | 第25页 |
(四) 业务伙伴理念 | 第25页 |
(五) 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 第25页 |
三、财务管理方法的差异 | 第25-27页 |
(一) 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变 | 第25-26页 |
(二) 成本管理的差距 | 第26-27页 |
四、财务管理手段的差异 | 第27页 |
(一)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 第27页 |
(二) 金融市场的成熟度 | 第27页 |
五、财务指标的差异 | 第27-30页 |
(一) 资本状况 | 第28页 |
(二) 资产质量 | 第28-29页 |
(三) 盈利性 | 第29-30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改进财务工作的对策 | 第30-42页 |
一、银行财务管理模式要与银行整体发展战略相吻合 | 第30-31页 |
(一) 财务管理模式与公司发展战略的协调及配合 | 第30页 |
(二) 商业银行实施正确财务模式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二、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目标的变革 | 第31-33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终极目标的提出 | 第31-32页 |
(二) 效率与公平目标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 第32-33页 |
三、建立集权型财务管理机制 | 第33-35页 |
(一) 加强商业银行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 第33-34页 |
(二) 实行严格的预算考评管理 | 第34页 |
(三) 实际运用举例 | 第34-35页 |
四、逐步建立有力的财务监控和预警体系 | 第35-36页 |
五、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财务管理科技水平 | 第36-37页 |
六、培养高素质的理财专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地位和独立性 | 第37页 |
七、重塑新型的银企合作关系 | 第37-42页 |
(一) 我国银企关系的回顾 | 第37-38页 |
(二) 西方发达国家的银企关系 | 第38-39页 |
(三) 我国银企关系的现状 | 第39-40页 |
(四) 我国银企关系的变革方向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46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