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7-28页 |
1. 选题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8页 |
·气候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18-20页 |
·温度 | 第18-19页 |
·降水 | 第19页 |
·光照 | 第19-20页 |
·主要土壤生态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20-21页 |
·土壤质地和性质 | 第20页 |
·土壤养分 | 第20页 |
·土壤水分 | 第20-21页 |
·籽粒品质形成特点 | 第21-24页 |
·蛋白质形成 | 第21-22页 |
·淀粉的合成 | 第22-23页 |
·氮素的积累、运转和分配与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 | 第23-24页 |
·氮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24-28页 |
·氮肥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氮肥对小麦对淀粉品质的影响 | 第25页 |
·氮肥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 第25-26页 |
·氮肥对小麦籽粒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品质形成的特征 | 第28-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试验设计和处理 | 第28-29页 |
·测定项目 | 第29-31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61页 |
·不同类型小麦在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变化 | 第31-37页 |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分析 | 第31-33页 |
·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差异性分析 | 第33-34页 |
·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在不同生态区的变异 | 第34-35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差异 | 第35-36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 第36-37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各器官中氮磷的动态变化 | 第37-44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各器官中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7-41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各器官中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1-44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在不同生态区籽粒淀粉的动态变化 | 第44-46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4-45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籽粒支链淀粉的动态变化 | 第45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籽粒支链/直链淀粉比值的变化 | 第45-46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在不同生态区氮代谢的变化 | 第46-55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在不同生态区蛋白质及蛋白组分的动态变化 | 第46-53页 |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6-47页 |
·小麦籽粒球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7-48页 |
·小麦籽粒清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8-49页 |
·小麦籽粒醇溶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9页 |
·小麦籽粒麦谷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49-50页 |
·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各组分占总蛋白质含量比例的变化 | 第50-51页 |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差异比较 | 第51-53页 |
·小麦旗叶中硝酸还原酶(NRase)活力的变化 | 第53页 |
·小麦旗叶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力的变化 | 第53-54页 |
·小麦籽粒中谷氨酸脱氢酶(GDH)活力的变化 | 第54-55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在不同生态区品质的变化 | 第55-61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 | 第55-59页 |
·不同生态区的品质差异比较 | 第59页 |
·小麦品质性状对各生态区反应的稳定性 | 第59-60页 |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变异性分析 | 第60-61页 |
3 讨论 | 第61-65页 |
·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产量的环境变异研究 | 第61-62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各器官中氮磷的动态变化 | 第62-63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籽粒淀粉的动态变化 | 第63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在不同生态区氮代谢的变化 | 第63-64页 |
·不同类型冬小麦在不同生态区品质的变化 | 第64-65页 |
4 结论 | 第65-67页 |
第三章 供氮时期对不同生态区优质专用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67-10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70页 |
·试验设计和处理 | 第67页 |
·测定项目 | 第67-69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69-7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0-100页 |
·供氮时期对小麦的产量的影响 | 第70-74页 |
·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70页 |
·不同品种经济性状比较 | 第70-72页 |
·供氮时期对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 第72-73页 |
·供氮时期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73-74页 |
·不同供氮时期对冬小麦各器官中氮的影响 | 第74-79页 |
·冬小麦叶中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74-75页 |
·冬小麦叶鞘中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75-76页 |
·冬小麦颖壳和穗轴中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76-77页 |
·冬小麦茎中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77-78页 |
·冬小麦籽粒中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78-79页 |
·供氮时期对冬小麦籽粒淀粉的影响 | 第79-81页 |
·供氮时期对冬小麦籽粒直链淀粉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79-80页 |
·供氮时期对冬小麦籽粒支链淀粉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80-81页 |
·供氮时期对冬小麦籽粒支链/直链淀粉比值的影响 | 第81页 |
·供氮时期对冬小麦氮代谢的影响 | 第81-93页 |
·供氮时期对冬小麦蛋白质及蛋白组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81-89页 |
·小麦旗叶中硝酸还原酶(NRase)活力的变化 | 第89-90页 |
·小麦旗叶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力的变化 | 第90-92页 |
·小麦籽粒中谷氨酸脱氢酶(GDH)活力的变化 | 第92-93页 |
·供氮时期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93-100页 |
·供氮时期对冬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93-98页 |
·不同处理间的品质性状的差异比较 | 第98-99页 |
·小麦品质性状对各生态区反应的稳定性 | 第99-100页 |
3 讨论 | 第100-102页 |
·供氮时期与冬小麦各器官中氮关系 | 第100页 |
·供氮时期与冬小麦籽粒淀粉动态变化的关系 | 第100-101页 |
·供氮时期对冬小麦氮代谢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供氮时期与冬小麦品质变化的关系 | 第102页 |
4 结论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