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深圳市绿色景观连通性时空动态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进展综述第12-16页
     ·景观连通性研究综述第12-15页
     ·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环境的应用研究第15-16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第19-25页
   ·研究区概况第19-23页
     ·自然地理背景第19-20页
     ·城市发展与社会背景以及面临的问题第20-23页
   ·研究数据预处理第23-25页
第3章 数学形态学与景观连通性第25-33页
   ·数学形态学涉及相关参数与运算第25-28页
     ·数学形态学应用于景观连通性研究概述第25-26页
     ·数学形态学方法涉及的参数定义第26-28页
   ·数学形态学在景观连通性里的应用第28-32页
     ·城市绿色景观连通性分类体系第28-30页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计算步骤第30-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绿地格局与时空演变第33-49页
   ·绿地信息提取第33-38页
     ·VIS 模型第33-34页
     ·线性光谱分解模型第34-35页
     ·绿地信息提取第35-38页
   ·植被覆盖度时序变化第38-42页
   ·植被覆盖度空间趋势第42-47页
     ·不同行政区植被覆盖度差异第42-43页
     ·空间趋势线上植被覆盖度分异第43-47页
   ·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深圳市城市绿色景观连通性分析第49-66页
   ·城市绿色景观类型总体变化特征第51-52页
   ·城市绿色景观类型空间梯度变化特征第52-56页
   ·城市绿色景观连通性动态研究第56-65页
     ·典型中心城区绿色景观连通性动态研究第57-60页
     ·城区周边城镇绿色景观连通性动态研究第60-63页
     ·市域内重要生态区绿色景观连通性动态研究第63-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结论第66-67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67页
   ·后续研究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延庆新城规划区浸没预测研究
下一篇:地热能供暖精细化运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