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酿酒葡萄产区葡萄白粉菌有性世代的调查与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 ·葡萄白粉病 | 第9-12页 |
| ·葡萄白粉病的起源和分布 | 第9页 |
| ·葡萄白粉病的发生 | 第9-12页 |
| ·葡萄白粉菌 | 第12-18页 |
| ·葡萄白粉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 ·葡萄白粉菌的越冬方式 | 第13-14页 |
| ·葡萄白粉菌的性亲和性 | 第14-17页 |
| ·葡萄白粉菌闭囊壳 | 第17-18页 |
| ·病原菌离体培养的研究 | 第18-19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葡萄白粉菌离体叶片培养的研究 | 第20-27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 ·材料 | 第20-21页 |
| ·方法 | 第21-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 ·衬垫物对离体叶片培养的影响 | 第22页 |
| ·不同保绿剂对离体叶片培养的影响 | 第22-23页 |
| ·不同叶龄叶片对离体叶片培养的影响 | 第23-25页 |
| ·葡萄离体叶片的组织培养 | 第25页 |
| ·讨论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葡萄白粉菌有性态的调查和分布 | 第27-37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生态分布调查 | 第27-29页 |
| ·调查内容 | 第27页 |
| ·调查时间 | 第27页 |
| ·调查方法 | 第27-29页 |
| ·葡萄白粉菌闭囊壳的形态观察 | 第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 ·分区调查结果 | 第29页 |
| ·陕西耀县产区、杨凌产区的病害调查结果 | 第29-31页 |
| ·陕西耀县产区和杨凌产区气象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 第31-34页 |
| ·葡萄白粉菌闭囊壳形态观察 | 第34-36页 |
| ·讨论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葡萄白粉菌闭囊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37-43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 ·材料 | 第37页 |
| ·方法 | 第37-3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 ·淹水试验结果 | 第39页 |
| ·田间葡萄白粉菌闭囊壳越冬存活力的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 ·不同条件下葡萄白粉菌闭囊壳存活力的检测结果 | 第40-41页 |
| ·葡萄白粉菌闭囊壳的萌发 | 第41页 |
| ·葡萄白粉菌子囊孢子的侵染 | 第41-42页 |
| ·讨论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45页 |
| ·葡萄白粉菌离体叶片培养的研究 | 第43页 |
| ·葡萄白粉菌有性态的调查和分布 | 第43页 |
| ·葡萄白粉菌闭囊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43-44页 |
| ·展望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 附录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