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有害植物及其清除论文--杂草论文

南方稻田生态系统中杂草植物及作物生产副产物的抗氧化因子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1 自由基、自由基清除与抗氧化因子第11页
 1.2 植物抗氧化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第11-14页
  1.2.1 中草药类抗氧化因子资源第11-12页
  1.2.2 果蔬饮料、香料植物及其他植物资源中的抗氧化因子第12-13页
  1.2.3 其他生物抗氧化因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3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25页
 2.1 实验材料第16-17页
 2.2 仪器设备第17页
 2.3 主要试剂第17-18页
 2.4 实验方法第18-25页
  2.4.1 稻田植物和作物秸杆抗氧化作用潜力的比较测定第18页
  2.4.2 鸭舌草抗氧化物质提取方法的比较与优化第18-20页
  2.4.3 小麦秸杆抗氧化物质提取方法的比较与优化第20页
  2.4.4 鸭舌草和小麦秸秆活性物质的抗氧化作用机理分析第20-21页
  2.4.5 鸭舌草活性物质的分离第21-23页
  2.4.6 鸭舌草活性物质化合物结构鉴定第23页
  2.4.7 鸭舌草鲜材料抗氧化酶活性分析与定量测定第23-24页
  2.4.8 数据分析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37页
 3.1 稻田植物与作物副产物抗氧化作用潜力的比较第25-27页
 3.2 鸭舌草抗氧化物质提取条件的优化第27-28页
 3.3 小麦秸杆抗氧化物质提取条件的优化第28-29页
 3.4 鸭舌草和小麦秸秆活性物质的抗氧化作用机理分析第29-30页
  3.4.1 鸭舌草抗氧化活性组分定性分析第29页
  3.4.2 鸭舌草、小麦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第29-30页
  3.4.3 鸭舌草、小麦秸秆乙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实验第30页
 3.5 鸭舌草活性物质的分离第30-33页
  3.5.1 鸭舌草抗氧化物质粗提物的初步分级抗氧化活性测定第30-31页
  3.5.2 鸭舌草粗分级抗氧化物质的分离鉴定第31-33页
 3.6 鸭舌草抗氧化活性化合物分子结构鉴定第33-36页
 3.7 鸭舌草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分析第36-37页
4 讨论与结论第37-41页
 4.1 对杂草存在意义的再认识第37-38页
 4.2 具有抗氧化作用潜力的宝贵植物资源第38-39页
 4.3 鸭舌草抗氧化物质粗组分提取的最佳条件第39页
 4.4 鸭舌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第39-40页
 4.5 鸭舌草抗氧化活性化合物分子结构鉴定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附录 (物质结构测定与分子图谱)第45-56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即将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软件结构化测试及其应用实践
下一篇:基于想象动作电位的BCI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